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

幽默以外:讀《林語堂傳》

提起幽默」,不少人會想到林語堂。這位幽默大師學貫中西,把humour譯作幽默」,並在1930年代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三份期刊,宣揚幽默哲學,幽默一詞從此飛入尋常百姓家。當然,幽默不單是說笑,其背後有睿智、品味和見識。富真正幽默感的人,不但諷刺別人,更有自嘲的氣量。

生平背景

林語堂一生多姿多彩,幽默一詞絕對不能涵蓋。他是福建漳州人,生於1895年,正值甲午戰爭,滿清慘敗。家境並不富裕。但由於父親是牧師,所以自小接受西式教育,並免費入讀教會興辦的上海聖約翰大學。這所大學在當時中國享負盛名。由於才華出衆,又説得一口流利英語,所以在學期間已經鋒芒畢露。

林語堂在1916年畢業,隨即往北京大學教授英語,這時他的興趣開始轉向國學。三年後他往哈佛大學攻讀碩士時,還是修讀英國文學,但其後到萊比錫大學讀博士時,研究中國語音學。1922年留學歸來後,他很快就闖出名堂。通常文人的入息微薄,但林語堂是例外,因爲他精通英文,加上文筆了得,所以他所寫的《開明英文讀本》,成爲暢銷英文教科書,洛陽紙貴,為他帶來豐厚收入,日後不用為口奔馳。


巧遇伯樂

他一生的最大轉捩點,莫過於認識了賽珍珠(Pearl Buck)。她是美國傳教士的女兒,在中國長大,寫了《大地》等以中國農村為背景的小説,好評如潮,1938年更獲諾貝爾文學獎。賽珍珠很賞識林語堂。她的未婚夫華爾西(Richard J Walsh)是出版商,看準當年美國的“中國熱”,力勸林語堂寫書介紹中國,《吾國與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由此誕生,這書1935年在美國出版,獲得廣泛好評。華爾西乘勝追擊,説服林語堂寫了《生活的藝術》(The Importance of Living),這書取得空前成就,首兩個星期賣了87469本,首5個星期銷量超過14萬本,榮登1938年美國非小説類暢銷書榜的第一名。

抗日戰爭爆發前,林語堂已移居美國,成爲中國的民間發言人,在《紐約時報》等刊物發表文章,力陳日軍暴行,爭取美國民意轉向中國,又創作史詩式抗戰小説《京華烟雲》和《風聲鶴唳》,用藝術方式為中國搖旗呐喊。本來他打算在美國短暫逗留,結果卻在歐美輾轉勾留了三十多年,晚年才定居台灣。由於女兒林太乙在香港擔任《讀者文擇》的編輯,他經常來港居住。1976年他在香港瑪麗醫院病逝,終年81歲,遺體安葬在台北陽明山故居。

《林語堂傳》

要進一步瞭解林語堂,可以讀他回憶平生的文章,但文章散佈各書,不便閲讀,至於他的《八十自述》只有短短百多頁,不能滿足讀者。林太乙的《林語堂傳》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但最終我選了錢鎖橋的《林語堂傳》,首先他是學者,在柏克萊讀比較文學博士時,研究的題目就是林語堂,所以處理史實比較嚴謹。不過更重要的是,他的視野宏觀,從這書的副題《中國文化重生之道》,可見他對林語堂在歷史上的定位,是在五四運動之後,既非盲目地守舊傳統國學,也非像胡適等激進地提出全盤西化,而是採取中庸之道,以現代西方的角度,為中國傳統文化尋找新出路。 

這書500多頁,訊息含量豐富,這裏我只能略談幾個重點。首先,林語堂旅居海外時,絕大部分作品用英文書寫,直到晚年返回台灣定居,才重新用中文書寫。大概他太繁忙了,所以沒有過問誰任中文譯本的編輯。我中學時,中文科教科書選用他的《讀書的藝術》,依稀記得課本沒有提到這是從英文翻譯過來,還分析其中文修辭技巧。後來我看他的《生活的藝術》和《蘇東坡傳》,書内也沒有說明誰是譯者,這不但誤導了讀者,還對譯者不公平。

其次,我一直以爲林語堂只是幽默大師,生活悠哉游哉,有餘暇讀閑書、品茗、旅行,享受人生,這是因爲我只看了他的《生活的藝術》、《蘇東坡傳》和一些幽默小品。其實林語堂也有積極入世、貢獻社稷的一面。抗戰期間他冒死返回中國,經歷日軍的重慶大轟炸,其後發現他留在美國更能發揮救國的作用,於是回美國,用他的筆桿為中國作戰。中年後他致力中國文化建設,曾經投資巨額金錢研發中文打字機,以推動中國文化,可惜成本太大,造價高,操作複雜,未能量產和普及,結果他欠下巨債,幾乎破產。到了晚年,健康日差但仍然花了五年時間,奮力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

人縱使才高八斗,也要有合適的泥土才可以茁壯成長。1930年代的中國内憂外患、動蕩不安,他提出的生活品味,雖然獲得讚賞,但有閑錢有閑情的人畢竟少數。此外,左派文人猛攻林氏的小資情調,也逼使他陷入無休止的筆戰。反之,對於壓力大,無時無刻拉緊神經的美國都市人,林氏的一套頗能投其所好。例如他聲稱,美國的三大罪惡是效率、準時和成功欲望。不少讀者十分認同,認爲這位中國哲學家,帶來東方睿智,讓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重拾人生樂趣,其次,美國社會以中產階級主導,他們有經濟能力實踐林語堂提倡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他在美國走紅。

當然文化也是商品。這不是說林語堂出賣靈魂,爲迎合市場而寫了違心之言,而是他的書經過精心規劃,投美國人之所好。例如華爾西明白美國讀者對中國事物很感興趣,所以把林語堂定位為“中國哲學家”,並三番四次提醒林語堂:「你是中國人,去掉你的洋化成分」。例如《生活的藝術》的初稿本來用啤酒屋做比喻,華爾西建議改為茶館,林語堂也從善如流。結果這書的銷情空前鼎盛。

林翁失馬

據説林語堂兩次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雖然諾貝爾評審委員會沒有證實這些傳聞,而他最終也沒有獲獎。但縱觀他一生多姿多彩,臨終時還發光發熱,《紐約時報》在頭版報導他離世的消息。近年漳州市投資數以億元,興建林語堂文化博覽園,今天隨便逛書店,都可以見到他的作品在書架上,可見廣大讀者沒有忘記他,即使沒有獲獎,也絲毫沒有影響他在讀者心裡崇高地位。可見林翁失馬,仍造福無數讀者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