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0日星期日

平常讀 非常讀—細讀董啟章隨筆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以熱愛長跑聞名,他曾以跑馬拉松來比喻寫小說。如果假設寫一部長篇小說是跑一場全程馬拉松,那麼本地作家董啟章可說是不折不扣的超級馬拉松選手了。他出道以來筆耕不斷,2000年後更寫出達150萬字的「自然史三部曲」,近年則完成了「精神史三部曲」,在香港以至華人文壇均是異數,實屬讀者之福。

更難得的是,他在保持高產量的同時,亦積極透過不同平台推廣文學和閱讀,無論在報章、電視或電台皆可見到他的身影。近年,他每周為《明報》撰寫專欄《Ghost on the Shelf》,2021年末出版的《非常讀》就是該專欄部分文章的結集,充分展現他機智和幽默的一面。

書架上的幽靈

這本選集題材廣泛,當中不少文章都與書本有關,既涵蓋新近文學,也有談論經典名著。由於他的小說作家身分,大部分文章跟慣常所見的書評不同,不但充滿洞見,也很具玩味。董啟章在序言中表示,自己希望透過非一般的讀法,在這個疫情起伏不定的非常時期,為讀者帶來不一樣的啟發。專欄名稱《Ghost on the Shelf》除了是玩日本動漫名作Ghost in the Shell的食字,也來自他對圖書館和書架充滿小說氛圍的聯想:
「我喜歡在書架之間的通道漫無目的地遊走,讓指尖輕輕掃過那些殘舊的書脊,呼吸那微微霉壞的紙張的氣息。圖書館是一個巨大的墳場,表面上好像了無生氣,但只要你懂得召喚,歷史上所有曾經活潑的靈魂,都會倏然冒現,向你講述另外的時空的秘密。在圖書館裏,我感到戰慄,也感到安寧;我感到渺小,也感到豐盈。」1
與作家隔空對話

面對名作家甚至流行作家的作品,我的閱讀水平只足夠在外圍駐足觀賞,甚至只是品讀文字的層次。但董啟章這位非一般的作家級讀者,即使面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毫無懼色,不但能夠精準點評文字風格,還深入小說故事的核心,翻開層層面紗,與站在背後的作者們對話,試圖扣問他們的創作意圖。《車諾比的悲鳴》是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的口述歷史作品。董啟章以簡單文字準確勾勒出她寫作的紋理:
「亞歷塞維奇的筆法是低調的。她盡力避免煽情,但這並不表示她只是旁觀,冰冷地呈現事實。相反,她最在意的不是重整事實。書中並沒有對事故來龍去脈作詳盡交代,也沒有如一般偵查報導揭露事件的政治責任。她的重點是人的感情和關係。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是人與土地的感情。行文中幾乎沒有加入作者的叙述和旁白,完全是受訪者的聲音的自然呈現。當然作者肯定做過編輯和剪裁,但效果上盡量保留口述時的原貌。」2

早於2002年就以《公園生活》獲得芥川獎的日本作家吉田修一,在2019年出版的《國寶》是上下兩冊、以歌舞伎為題材的巨作,評論譽之為是他出道20年以來的代表作。面對這位晚他一年出生(1968年)的日本文壇高手,董啟章除了對作品表達欣賞,也坦承失落之情,因為他期望吉田能夠以小說這技藝跟歌舞伎比拚,作為最高的致敬方式,但他覺得吉田在這機會面前卻步了,沒有進行更純粹和徹底的挑戰。雖然董啟章的《體育時期》也曾搬上香港的舞台,但吉田的多部作品均改編為日劇和電影,也許他的商業考慮會比董啟章來得多吧。
「​我不禁想,是吉田修一還太年輕嗎?五十歲的小說家,還未到出手挑戰歌舞伎大師(不是挑戰歌舞伎題材)的年紀嗎?他是不是太心急?是否應該把這題材再浸淫十年,到六十歲的時候才來寫?還是他的野心不夠大,覺得做到現在這個程度已經心滿意足?說穿了,就是他沒有想成為「國寶」的慾望。他只想當一個成功的而又具文學質素的通俗小說家。」3
作家中的作家

看過董啟章拆解一眾名家的作品從容不逼,舉重若輕,就深明「讀得好才能寫得好」此言非虛。以他的閱讀和評賞能力,相信大家也很有興趣知道能夠令他拜服的作家吧。書中,董啟章談及多位他喜歡的作家,包括俄國短篇小說和劇作巨匠契訶夫(Anton Chekhov),但令他最着迷的,則要數他認為「擁有二十世紀文學家的最強大腦」的意大利作家依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以及阿根廷魔幻大師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談及後者的佳作是,董啟章也難掩興奮激動之情:
「波赫士小說藝術中最精奇的招數,就是把長篇的構思以短篇的形式寫出來。與其親自去寫這些長篇,不如假想它們已經被寫出,然後以短篇來講述它的特色……這些短篇全部都精巧無比,完美地融合哲學與奇想,把思考美學化而不減損思考的力量,把文學哲學化而不減損文學的美感。把波赫士稱為玄談文學的霸主可謂毫不誇張。」4
除了兩人的作品外,董啟章還介紹了很多的經典名著,有意大利的《神曲》和
《十日談》,也有中國的《莊子》。如他一路以來的實踐,他致力希望作品能夠與年輕人對話,因此介紹這些作品時,他特別找出有趣的角度切入,例如他說《莊子》是中國經典中最好笑的書和以喜劇甚至電玩角度來看《神曲》等。這些看似為了吸引眼球的立論背後,卻是建基於他精銳而獨到的閱讀。讀過他以下對《追憶似水年華》的描述,我也很希望有天能夠沉浸在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曼妙無邊的回憶國度而沒有昏睡過去:
「就只說開頭那幾頁,足可以讓你來回反覆地品嘗千百次而不膩。語感的豐厚,節奏的靈動,思考的精妙,情感的纖細,教人每每忍不住點頭拍案,頻呼「對啊!對啊!真的是這樣呀!」那是一種近乎真理的效果。你會感到有人給你揭開了人生的秘密的快慰。」5

日本文學之緣

如果各位跟我一樣,對日本文學深感興趣的話,這本書也會看得趣味盎然。除了吉田修一外,董啟章在書中也有專文談名著《源氏物語》等日本作品。對於近年大熱的動漫《鬼滅之刃》,本書收錄了他多達4篇專文,透過日本鬼怪傳統來深度解讀作品的文化源頭,頓時令我產生觀賞的興趣。

董啟章在文章中介紹了一位日本作家友人,名為中島京子。他跟著她在日本尋訪東京的文學名勝,寫成了兩篇非常精巧的文學遊記。中島京子在2010年憑《小小的家》贏得第143屆直木獎,2014年作品改編成山田洋次導演的《東京小屋》,另一作品《漫長的告別》也在2019年搬上大銀幕。這位甚有來頭的作家,更是董啟章《地圖集》日文版的合譯者。2014年,董啟章成為第25屆香港書展的「年度作家」,中島京子也是其中一位嘉賓講者,與他以「行動生活─文學與現實生活」為題對談。

當年發布的新聞稿引述了董啟章在散文集《在世界中寫作,為世界而寫》中寫下的:
「身處混亂的世界,人們總是當局者迷,未必能夠即時反思社會事件的各方各面。唯有文學,把亂象重新組織,讓我們可以梳理出事件背後千絲萬縷的關係,令我們再次反思事件。」6
讀罷此書,我想,如果董啟章生於日本,成功進軍日本文壇,以他的才華、努力和專注,今天會否更勝吉田修一,甚至是可與村上春樹比肩的大作家?我帶著這個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蓋上這本非常好讀的《非常讀》,記下他極力推介的幾位本地作家的名字
(蔣曉薇、黃敏華、紅眼、黃怡,繼而翻開他寫到淚流、獻給這個他最愛之地的一封情書—《香港字》。

《非常讀:董啟章隨筆集》
作者:董啟章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11
頁數: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