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8日星期日

為自己喝采、為別人鼓舞的80年代

1980上映的《喝采》,較早前進行4K復修,相隔43年後於2023年再次上映。電影公司借此紀念陳百強逝世30周年,讓老一輩或較資深的影迷得以再睹風華正茂的陳百強、張國榮,年輕觀眾亦有機會在大銀幕欣賞那一代巨星的精彩演出。

《喝采》電影故事簡介

《喝采》故事非常簡單,主角Ken(陳百強飾)熱愛音樂,他的哥哥Paul(鍾保羅飾)在電台做DJ,他倆感情要好。Ken的同學Gigo(張國榮飾)喜歡夾band,圍繞著KenGigo他們的兩伙同學經常為小事而鬥氣。另一邊,Ken在圖書館邂逅Julie(翁靜晶飾),兩人很快就發展成情侶。

Ken的二叔(陳欣健飾)是名潦倒畫家,經常鼓勵Ken玩音樂,因為同樣熱愛藝術,令二人很投緣。一天,Ken的二叔突然因病去世,Julie亦同時無故與他分手。在最後一幕,KenGigo由校園鬥到業餘歌唱大賽,Ken唱出《喝采》一曲送給Julie,獲評判給滿分。 

新晉演員擦出青春火花


陳百強、張國榮和鐘保羅繼《喝采》後不久再一同參演《失業生》,三人合作無間,又屬於同一位經理人,因而被影迷稱為三劍俠。三劍俠各有才華,陳百強從未正式學習彈琴,琴技卻非常了得。張國榮的演藝才華不用多說,單是演活了《霸王別姬》的程蝶衣和《春光乍洩》的何寶榮,已足夠證明身價。

拍攝《喝采》時,剛滿20歲的三劍俠尚未拍過電影,不足16歲的翁靜晶更是初涉娛樂圈,演技自然幼嫩。《喝采》大膽起用幾位新晉演員,為香港青春電影開創先河,但陳百強和張國榮在樂壇已略具名氣,加上電影融合了青春電影多項必備元素,如戀愛、反叛、理想等,結果票房成功報捷。

香港電影走進黃金十年


70
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翻起一股名為新浪潮的電影潮流。分別由徐克及許鞍華首次執導的《蝶變》和《瘋劫》同於1979年上映,《蝶變》把懸疑的元素滲入武俠片,突破了舊式武俠片的處理手法。《瘋劫》取材自一宗真實的殺人案件,緊扣社會脈搏。這兩套片已成早期新浪潮電影的經典作品。

1980年上映的《喝采》,被視為新浪潮電影的青春片類,在香港掀起青春電影熱潮,隨後於1981上映的《失業生》,於1982年上映的《靚妹仔》和《烈火青春》都叫好叫座。香港影壇在隨後十年間大放異彩:70年代末、80年代的代表作是許鞍華的越南三部曲;1983年徐克執導的《新蜀山劍客》;1986年吳宇森執導的《英雄本色》,不但令香港觀眾耳目一新,更帶領本地電影進軍日、韓、台多地。徐、吳兩位導演新穎的拍攝風格,令兩套作品成為武俠及黑幫電影的經典。


80年代香港影壇人才輩出,嚴浩、方育平、徐克、許鞍華、譚家明等新浪潮導演在前打响鑼鼓,80年代中出了吳宇森,最後一棒由王家衛接力。王導的《旺角卡門》於1988年初試啼聲,已見他別樹一幟的鏡頭運用及美學角度。1990年上映的《阿飛正傳》更囊括香港及台灣兩地的多個電影獎項。他後來的作品在香港以至國際間亦好評如潮,一部部電影成為香港的文化標記。在香港影壇百花齊放的年代,這些電影展現港人敢於探討現實和創新的態度,帶領香港文化走向國際,為香港贏得「東方荷里活」的美譽。

音樂文化百花齊放

中國大陸於80年代初全力推行改革開放,渴求與外部世界和文化接軌,為港產片及粵語流行曲提供龐大市場。歌神許冠傑於70年代中創作多首廣東歌,揭開粵語流行曲取代國語歌的時代。80年代初由張國榮和陳百強等繼續帶領廣東歌的發展,到中後期由張學友、梅艷芳接棒,加上Beyond、達明一派等樂隊推波助瀾,香港創作的粵語流行曲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收成正果,有華人的地方就聽到香港歌手唱的歌。張國榮、陳百強、張學友及梅艷芳的多首首本名曲都成為80年代傳頌華語地區的經典金曲。  


80年代不但是港產片、廣東歌的黃金歲月,亦是香港文化的光輝日子。電視台製作的劇集,無論是武俠劇、古裝劇、時裝劇,都深受各地華人追捧,影帶遠銷中國大陸以至歐美等地。1983年,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搖滾樂隊Beyond成立,為主流樂壇引入另類聲音,使當時的文化面貌更為多元和充滿活力。雖然Beyond80年代中開始由地下音樂走向商業化,但樂隊仍充滿反叛色彩,當中尤以主音黃家駒的形象最突出。雖然他已離世30年,世界各地至今日仍有人視他為追求理想的代表,足見香港文化當時的影響力。

根據香港大學香港研究課程總監朱耀偉教授的研究,80年代的香港人以香港的普及文化而自豪,普及文化(粵語流行曲、港產片等)亦成為香港人身份的一部份。廣東話的文化產品更於80年代傳至全世界,影響力足以塑造全球華人社會的普及文化 (註一)   

城市發展一日千里

陳百強、張國榮、梅豔芳、張學、黃家駒於80年代冒起,他們一生光芒四射、充滿傳奇。香港在80年代同樣創下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是經濟、民生、文化騰飛的黃金十年。1980年,地鐵由尖沙咀至中環站通車,連接港九兩個核心地帶;1984年,東區走廊啟用,解決英皇道長期擠塞的問題;1985年,地鐵港島線通車;1989年,東區海底隧道投入服務。各大型基建相繼落成,香港國際大都會的形象日漸成形。

香港經濟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於70年代起飛,80年代乘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帶來的機遇,保持強勁增長。1988年,香港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在亞洲區的發達水平僅次日本,與台灣、南韓、新加坡並稱亞洲四小龍。美國已故經濟學大師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盛讚香港是自由經濟最成功的典範。

經濟繁榮讓港人生活更為富足,漸漸走出胼手胝足為兩餐的日子,政府亦大力投資推廣文化藝術。1977年成立的藝術中心(《喝采》中一幕在此取景)1984年成立的演藝學院,對培育演藝人才和推動表演藝術有莫大貢獻。1983年位於紅磡的香港體育館開幕,成為香港容量最大的室內表演場地。香港文化中心於1989年啟用,國際頂級管弦樂團、舞蹈團、歌劇團紛紛來港演出,大大提升港人的文化素養。80年代可說是港人普及和優雅文化同時崛起的年代。

香港於1982年進行地區行政改革,推行區議會直選。之後雖然爭取立法局「八八直選」失敗,但推遲三年後仍於1991年舉行首次直選。因為各方面的成就,80年代是港人開始感到自豪的時代。不少學者指出,80年代是香港人開始對這座城市出現身份認同的年代。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主任曾銳生教授(Steve Tsang)A Modern History of Hong Kong》寫到(註二)

The ending of the ‘touch base policy’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established residents and the new immigrants thus created a sense of us – Hong Kong people – and then – country bumpkins from mainland China or Ah Chan. The recognition of this distinction was essential for the emergence of a Hong Kong identity, the existence of which became unmistakable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1980s.


我愛過的80年代


身份認同和歲月回憶構成自我價值的重要部份。電影不也是重尋身份,重構歷史的媒介嗎?《喝采》43年後重映,雖然數位當時冒起的巨星已先後逝去,觀眾重看這套青春電影,緬懷偶像昔日風采之餘,同時進入時光隧道,回顧80年代的香港群像:當街景、衣著、髪型、交通工具、啟德機場,以至幾乎人手一台的Walkman重現眼前時,我發現那個年代留下的記憶原來從未消失。那時沒有低頭族,有的是Disco舞王;小確幸不是在社媒發帖,而是用舊式座枱電話聊天。

縱然要面對前途談判及中國內地局勢的轉變,但總的來說,80年代港人大都對前景充滿信心,滿懷希望,不斷為城市感到鼓舞。《喝采》的同名主題曲由陳百強作曲並主唱,填詞人為鄭國江。即使未看過電影的,也大多都聽過此歌的旋律。《喝采》又名《鼓舞》,歌詞是這樣寫的:

為甚要受苦痛的煎熬 快快走向歡笑的跑道

剩一分熱仍是要發光 找緊美好

春風一吹草再甦 永遠不見絕路

明日變遷怎麼可知道 何事悲觀信命數

似朝陽正初升 你要自信有光明前路

願知生命誠可貴 能為你鼓舞


路上我願給你輕輕扶 你會使我感到好驕傲

幸福歡樂陪著你去找 一生美好

將一聲聲歎息 化著生命力

懷著信心 解開生死結 雲霧消失朗日吐

以真誠我祝賀你 會踏上那光明前路

願將一腔熱誠給你 常為你鼓舞

 


《喝采》(註三)這首歌散發龐大正能量,是那種面對未來挑戰仍勇於克服的樂觀心態。「明日變遷怎麼可知道、何事悲觀信命數;似朝陽正初升,你要自信有光明前路」,不正是很多80年代港人的寫照嗎?《喝采》勾起我無數80年代的美好回憶。那黃金十年的光輝,那一份為自己喝采,為別人鼓舞的情懷,令我懷念。若你有機會看《喝采》,希望會與我一樣,感受到那年代獨有的情懷和魅力。

 

註一: Yiu-Wai Chu, Hong Kong Pop Culture in the 1980s – A Decade of Splendour,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2023, p86

註二: Steven Tsang, A Modern History of Hong Kong,I.B.Tauris, 2007, p194

註三: 陳百強主唱《喝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hBU6tnl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