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3日星期三

我們真的懂得閱讀嗎?--評《精準閱讀--幫助最多人通過國家考試的大律師,教你進入看得下書的狀態,同時精準抓重》


作者:伊藤真
譯者:林信帆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31


在求學生涯中,很多人因為種種理由,到畢業時已放棄閱讀,不再與書為伍,甚至忌而遠之。當中原因,可能是枯燥的課程使讀書毫無趣味,更大可能是填鴨為主、考試導向的教育模式,逼使他們把閱讀和考試掛鉤,考試成績欠佳就認為自己讀書不好,這令很多人此生與閱讀絕緣,令生命少了很多可能和機會。

本書作者伊藤真在日本開設補習社,專門幫助考生通過國內的法律考試,成果非常出眾,是有名的補習天皇。同時,他也以大律師的身份參與各類社會運動,積極發表意見。由此可見,他除了充分掌握考試導向的讀書技巧,對閱讀社會議題和國家局勢也很有一套。這本書就是他的閱讀態度和技巧的分享。

伊藤的閱讀都是以紙本書為基礎,他認為加深閱讀效果的最佳方法就是把書本弄髒:做記號、折頁、貼便條紙等。大家可能會回想起中學時期那些色彩繽紛的教科書痕跡,而有些很會劃書和做筆記的同學,成績往往較好。作者提醒我們,其實除了教科書,如果我們對所有值得讀的書都採取同樣認真的態度,那麼閱讀成效肯定更好。

因為課程教育,我們對閱讀有很多既定看法,令我們對閱讀產生很多無形的壓力。其中兩點很關鍵的是,一:要翻到尾看過所有內容才算讀完一本書;二:看書目的是找出作者的官方解讀。這兩點教科書式閱讀法令閱讀效率很低,因為我們覺得必須看完每本書,而看的時候可能也是被動閱讀。而且,尋找標準答案無法發揮我們的想像力,如耐性不足或太過困難,我們往往就會去找雞精或權威解讀代勞,思考能力完全沒有得到訓練。

要提高閱讀和思考能力,關鍵不在於是否從開始讀到尾,也不需要理會作者的看法,有目標地找出自己要解答的問題才最重要,如果跟作者唱反調就更獲益良多。伊藤鼓勵我們帶著問題閱讀,跟作者互動,不斷思考和印證書中觀點,發揮想像力設身處地思考,建立個人看法。如此,閱讀就是培養批判思維和獨立人格的良方。然而,要進入一門新的學問並不容易,因此伊藤建議我們可以先從該領域一本簡單易懂的書入手,完成後就要攻下一本一流的入門書,這是較易成功和具效率的閱讀門徑。同時,作者也建議我們找經典書重覆讀,這點跟《讀屏時代》作者的看法不謀而合。

從大學開始認真接觸閱讀以來很長時間,自己都在用低效率的方法閱讀,沒有重點、缺乏系統、疏於整理,而且偏重看易讀的書。近年因工作需要而增加閱讀實用的指導書,漸漸吸收了些閱讀方法,如區塊閱讀和整理筆記,感覺收效較好。閱讀是終身的自我投資,學好閱讀技巧實在百利而無一害。由於伊藤是律師,我期望這本書會分享如何有效地進行口頭表達,可惜本書沒有,後來知道他有一本專門談說話的書,名為《日本王牌律師的七門邏輯思考與說服傳達課》,讀後會再和大家分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