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6日星期日

《民國吃家》的人情和世故


民國吃家》講述民初名人的飲食故事,當中包括袁世凱、張學良、譚延愷、張大千、魯迅及張愛玲等。這些權貴和文化巨星的功過,後世褒貶不一,也許永遠無法達致共識,但對於飲食,他們無疑都有一份讓人敬佩的執著,作者二毛娓娓而談,教人感到暢快。


我邊讀邊想,為何這書寫得如此動人呢?最直接的答案,是作者在飲食方面廣博的知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本人懂得烹調,也曾經營餐廳酒樓多年,所以寫的是行内人的評論,頗爲到家,用廣東話説是「到肉」,不是紙上談兵,不是那種電視台飲食節目經常聽到的「雞有雞味、魚有魚味」或「很有口感」的行貨評論,也不是知名人士突然「變身」美食家。沒有相當日子在廚房烹調,就不能有這些評論。好比電影評論家同時也是電影導演。正因如此,我很欣賞書中的警句,初看近乎武斷,卻能一語道破乾坤,没有一番見識和閲歷不能輕易說出,例如他認爲「中國四大菜系中,魯菜有官氣,淮揚菜有文氣,廣東菜有商家氣,川菜有民氣」,又例如「湖南菜是鮮辣,四川菜是麻辣,貴州菜是酸辣」。

至於解釋這書之所以動人,比較深入的答案,大概是陸游的「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談吃的書,不能局限於食物的色香味和炮製方法,還要有文化底藴和歷史縱深,再加添幾分人情世故,才可感動讀者。例如書中談到,張大千把烹調之道和畫畫連上關係,因爲兩者都是藝術,可知學問之道原來可以這樣融會貫通。又如他旅居敦煌的三年間,如何利用有限的物資和食材來創造美食,都是動人的情節。另外,作者對食物的掌故如數家珍,充滿各種有趣的軼事,例如「元宵」因爲袁世凱的忌諱而改名為湯圓,直至今天我們還用這個名稱。比較之下,坊間不少談美食的書就顯得太單薄,即使有印刷精美的彩照和名人做作者,但總是不耐讀,甚至讀一次也嫌多。



最後,這書的編輯也值得讚賞,書中有精美的手繪插圖,每篇文章末端附有簡明的菜譜,讓積極的讀者嘗試去依法炮製美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