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1日星期日

《日日是好日》給我的啟迪(下)


 在不斷的變遷、消失和流逝中,人又如何可以安定下來。茶道很講究季節感,四季不同,時令相配。在不同的季節,連茶室壁竉掛的畫也會不同,春天是「熏風自南來」、夏天是「清流無間斷」、秋天是「霜葉滿林花」、冬天已是「臘雪連天日」。日本茶人用十二地支來記年份,每一年除有春夏秋冬四季外,又再分成二十四氣節,茶人要把握當中的變化,用相應的茶具、插那季節的花、供客人食時令的和果子,將四時變化融入品茶的活動中。  


既按四時而變,亦按四時的規定做重覆的事,這就是茶道的修練。而人在這修練中,視、聽、嗅、觸、味五感都會變得敏銳。平成三年,典子習茶道已十五年,在那年的一次茶道課,外邊正大雨滂沱,這時安坐茶室中的典子,突然有種開悟的感覺。打在樹葉面,屋簷上的雨,每一滴她都能清楚聽到,大小、遠近交疊的雨聲走進的她耳朶,譜成一曲雨的交響樂。典子再看壁竉掛畫寫著「聽雨」,簡單的兩字原來有這樣深的涵義。 

在欣賞雨聲的一刻,典子發現她的五感因跟武田老師學習茶道多年而變得敏銳。她能細心分辨到四時花草的不同形態,聽到放熱水與清水入水指時會發著「嘟噜嘟嚕」與「唰拉唰拉」的相異聲音,聞到塌塌米新的藺草味,對茶具的觸覺更敏感,茗茶時能分出更多的層次。靈敏的五感令作者與四周聯結起來,活在當下的鍛鍊使她更能專注。在初學茶道時,她覺得這門藝術有很多束縛,但在外邊下著大雨的這瞬間,典子卻去到一個更廣袤的世界,在一個更自由的天地中奔走。

望著「聽雨」,典子回憶起第一次上茶課時看到茶室中間掛起一幅寫著「日日是好日」的橫匾。習茶道多年,她在武田老師的茶室和外邊的茶會看過同樣的橫匾無數次,卻不明白這五個字的真正意思,直至在茶室中被傾盤大雨圍繞那刻,典子終於領悟到「日日是好日」的含意:「雨天聽雨,下雪日觀雪,夏天體驗酷暑,冬天領受刺骨寒風……無論什麽樣的日子,盡情玩味其中就好。下雨天如果也能樂在其中,任何日子都能變成好日子」。(雨の日は、雨を聴く。雪の日は、雪を見る。夏には、暑さを、冬には、身の切れるような寒さを味わう。……どんな日も、その日を思う存分味わう。)



典子說:「人心非得經過洗練,才能真實感受季節真義」。事實上,光陰的磨練不但令典子對花開花落、風起雲湧更敏感,亦令她更能體會人生。典子大學畢業時渴望找到一樣值得她努力一生的事,卻在工作上屢遇挫敗,一心想做一名作家,卻只能在周刊找到兼職採訪編輯的差事。而當她二十七歲打算和男友結婚時,卻發現男友一腳踏兩船,無可奈何要與他分手,典子亦進入人生的嚴冬。就連學習茶道,作者也遇過不少挫折。表妹道子在大學畢業兩年後辭去東京的工作回老家相親,典子遂失去最好的茶伴。平成元年,典子習茶道的第十三年,武田老師不經意地說她握水勺的手勢太僵硬,加上茶道班來了數位手腳敏捷,很有天份的新同學,作者突然覺得自己不是學茶道的好材料,甚至萌生放棄的念頭。習茶道第十四年,她更經歷喪父的痛楚。

當典子想停止習茶道之際,老師卻安排她去當一次茶事的主人。茶事就是一次隆重的茶會,客人往往先品嚐一餐懷石料理的「初座」,然後離席到茶庭稍作休息,之後再次進人茶室,品茗主人為他們泡的茶,稱之為「後座」。因著當茶事主人的經歷,典子領悟到平日學習的「炭點前」、「濃茶點前」、「薄茶點前」、「茶懷石」之間的關係,突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茶道上的開竅打通了典子的心靈,讓她後來得以走進「聽雨」的境界、明白「日日是好日」蘊含的哲理。


茶道的修習,先講形,後講心。手法、技巧可以透過多鍛錬來掌握,但心的境界就只有靠年月的積累才能提升。人生的修練也如茶道的學習,並非用頭腦思考就能明白,而是需經過歲月的沉澱。典子小學五年級爸爸帶她看費里尼的《大路》,她一點都不明。她讀大學時、三十五歲時再看,發覺以前看漏了很多情節,開始覺得這電影很感動。寫作《日日是好日》時,她已習茶二十五年,已經是一名四十四歲的中年婦女,踏入中年後的典子,每次看《大路》都淚流不已。作者說,世上的事物可歸納為「能立即理解」和「無法立即理解」兩類。能立即理解的事物,一看即明。但無法立即理解的,像茶道,像費里尼的《大路》,像人生的際遇,往往需經年月的洗禮後才能慢慢領會。 

我對茶道一竅不通,看《日日是好日》這本小說,使我對茶道增長了不少認識,例如沏薄茶是一人沏一碗,練濃茶卻是一碗供客人輪流飲。除學得茶道的知識外,作者森下典子的人生也令我覺得很親切和有共鳴。作者不斷努力找尋值得她專注一生的事,但卻一直找不到,她寫到,「總覺得自己的人生還未真正開始,始終沒站在起跑綫上……儘管自己老是急著要開跑,卻又不知該跑往哪個方向。」我也經常受制於這種人生應往哪處走的不安感。在典子經歷「聽雨」的一刻,她感到平日那種自我價值取決於別人評論的不安感,害怕弱點被人看到的恐懼,也全然消失。我沒緣份習茶道,但心裡仍渴望找到一種像茶道般讓我能長久安身的地方。

2019年3月24日星期日

《日日是好日》給我的啟迪(上)

日文版的《日日是好日──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於平成十四年(2002年)完成,記錄了作者森下典子由昭和五十二年(1977至平成十三年(2001學習茶道二十五年的經歷。小說圍繞著茶道說故事,讓讀者對茶具的運用、茶室的佈置、茶會的禮儀有更多的了解,是一本很好的茶道入門書。雖談茶道,但小說寓茶道於人生中,焦點並非茶具、茶會、茶室、茶史或流派等,而是作者從茶道得到的人生開悟。


小說由主角典子的媽媽在參加典子弟弟學校母子會時認識了武田友子開始。典子媽媽在母子會被武田的漂亮鞠躬深深吸引,後來她得知武田是一名茶道老師,便建議讀大學三年級的典子跟武田學習茶道。典子起初對媽媽的提議並不熱衷,事實上她認為茶道是一項傳統舊玩意,只適合一心想嫁得一個好人家,過閒適生活的女孩去學。當典子仍在猶疑之際,表妹道子卻表示想學茶道,有這位與她感情很好的同齡表妹相伴,典子才願意跟武田老師學茶道,當時的典子也沒想到茶道會成為她的心靈家鄉。

昭和五十二年(1977的五月,同是二十歲的典子與道子一起去到武田老師的家,參加了她們人生第一堂的茶道課,而老師第一樣教導她們的是,如何摺抺茶具用的帛紗,又如何用摺好的帛紗抹裝茶粉用的棗。第二課時,老師教她們如何用茶筅在茶碗中攪動轉圈,這些簡單的事,老師卻要她們花心機去模仿學習,當時的典子與道子都不明所以。更令她們不解的是,摺帛紗、抹棗、郁動茶筅這些簡單動作,也有既定的步驟跟,一步都不能錯、不能少。


剛開始接觸茶道的典子和道子深覺這是一門規則繁多的藝術:摺帛紗的程序、抺棗的手法、拿水指裝水的器皿,裝的水供燒水的茶釜用時手指的擺位、步入茶室的姿勢、在榻榻米上行走的步法,全部都有嚴格的規定,就是賞畫、放炭、品茶、鑒茶具、端座等等,都有一套既定的禮儀。對典子這名初學者來說,茶道大大小小的細節,令她覺得很受約束,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典子和道子都覺得茶道這些老掉牙的禮儀很怪,更禁不住問武田老師,為甚麼要這樣做,為甚麼要那樣做。面對徒弟的拮問,武田老師叫她們不要老用頭腦去思考,只要照著她教的去做,把動作不斷重覆至成為習慣為止。  

典子雖然心中對茶道抱有很多疑問,但仍選擇堅持下來,亦慢慢掌握到沏茶的技巧。習茶道首年的十一月,當典子以為自己開始熟習沏茶的動作時,武田老師卻說她所學的只是夏天沏茶的方法,到了冬天就要學用地坑上的火爐來泡茶,她要暫時忘記原來學的那一套,從頭開始學習。如是者,夏天泡夏天的茶,冬天泡冬天的茶,每一次更換,典子都要把辛苦練熟的手法忘記,每當她為茶道的嚴謹又多變而埋怨時,老師就對她說,專心當下,做好眼前的事

「坐在茶釜前,專心茶釜事。」這是武田老師經常提醒學生要學習的功課。武田老師又對學生說每一次茶事都是「一期一會」(いちごいちえ),負責茶事的主人要把在茶室的見面看成一生中為客人沏茶的僅有一次機會。既是獨一無二的一次,主人不可錯過每個環節,在茶室中擺放的花、在壁竉掛的畫、供客人享用的點心、使用的茶具都要用心去挑選,每處都要從客人的處境和感受去想,而客人也用最大的誠意去欣賞主人為自己準備的茶,領會主人在每一個細節想表示的心意。正因為每一次茶會的相遇,都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主客都要竭盡至誠活在茶會中,活在此刻中。

活在當下,珍惜此刻,這是武田老師想藉著茶道教導典子的功課。作者在茶道的學習亦在生活中有所印證。在平成二年春天的一個周五黃昏,典子接到媽媽電話,說她爸爸昏倒了,想不到三天後她爸爸就在醫院去世。父親去世前幾天曾致電典子,表示想去探她一趟,卻因為女兒有朋友到訪而無法成事。典子之後亦計劃周六回家探望父母,卻料不到父親突然去世,父親來電中的幾句寒暄,竟成為父女最後的交流。他下葬那天,櫻花飄逝如雪,平日不多言的武田老師說:「典子,櫻花都化為悲傷的回憶!」。或者,人無論有多長壽命,在時間的長河下也只如櫻花般轉瞬即逝。

明白這道理的人,又怎會不珍惜眼前的每一次相遇。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井井有條 源於事事思考———評《改變人生的1分鐘整理術》


我們身處物質豐盛、資訊氾濫的時代,擁有的越來越多,又不懂如何整理,結果弄得環境雜亂,不但影響心情,也拖累效率,更往往導致真正重要的物品或資訊遭淹沒。要是人生能有一個像瀏覽器的「重新整理」鍵,讓一切變得井然有序,清減煩惱,那該多好?

書目:改變人生的1分鐘整理術

小松易就是專門為客戶整理資訊和物品的專業整理師。透過這本小書,他以簡明的文字,分享自己一套通過無數實踐而得來的整理哲學。從玄關開始,他一步步帶領讀者撿視家居每個角落,以至工作場所的個人空間,提供如何整理已有物品和新增物品的法則。

他相信,場所的整潔度是生活質素的一面鏡子。環境良好,反映好的生活狀態,一如血氣暢通的身體,處處為我們帶來助益,反之亦然。因此,我們整理空間的同時,也是為我們的生活,以至人生做整理

作者提出的建議都直接可用,例如衣櫃鞋櫃保持八成滿最佳;信箱郵件必須即時整理;還原家具的原本用途,如桌子和地下不放雜物;電腦桌面的圖示不過三行為佳,所有文件最多點擊三下就能存取。

物品也好,資訊也好,都是加易減難。難的,在於我們能否在接觸物品的當時,即時思考物品是否必須,如是的話如何處置方便長期使用。因此,如果保持整理的心態,生活一事一物都需要思考。換句話說,想生活井然,有賴一顆敏捷清晰的頭腦

香港的樓價連年攀升,大部分人的居住面積都不大,要是雜物長期佔據生活空間,不但生活質素下降,實際成本也非常高。人生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物品,唯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需要,才能去蕪存菁

這本書沒有虛無的理論和花俏的技巧,卻是能刺激我們採取實際行動的好書。

2019年3月10日星期日

理性的追求——評《十二怒漢》

《十二怒漢》的電影版本是史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舞台版本在世界各地也歷久不衰,香港也是其中之一。本劇透過簡單的日常場景,叩問深刻的社會議題,當中8號陪審員代表的理性主義和獨立思考精神,在現今網絡時代更見重要。

本劇全在法庭內發生,十二位陌生男人組成的陪審團要審議一宗懷疑謀殺案,被告是一個在貧民區長大、涉嫌殺害父親的黑人男孩。庭上證據一面倒對他不利,陪審圖初次投票也以十一對一認為他有罪。但偏偏是這位投無罪票的8號陪審員,堅守懷疑的態度和穩定的情緒,對看似明顯的證供提出質問,結果發現兩位證人的陳述疑點重重。其他陪審員也漸漸改變取態,但幾位陪審員堅持己見,有的涉及種族歧視、有的投射個人情感。在酷熱的夏日夜裡,室內,氣氛不斷升溫;室外,一場暴風雨也即將來臨。

故事設定簡單,全由對白推動,但滿載張力,引人深思。十二個白人男性陪審員個性鮮明,背景各異,目的不同:有的但求盡快了事離開觀賞球賽,有的希望透過這機會懲罰少數族群,儼然是美國社會的縮影。8號陪審員猶如理性的化身,他知道案件性命攸關,但他的重點不是對象是誰,而是發揮制度的法律精神,讓疑點歸於被告,而非輕率相信表面證詞,或基於群眾壓力作出決定。相反,3號和10號陪審員不但沒有理性討論,陪審過程為個人利益著想。這兩種個性的人,代表了每個社會都存在的兩個極端。

也許,我們都像其他陪審員,沒有過分偏激的立場,當聽到合理的證據時會願意改變取態,盡可能讓討論理性進行。但是,我們也可能同樣懶於自己思考,輕易地接受表面的證據,莽下定論。如果有幸遇到8號陪審員一類的人物力挽狂瀾,錯誤和悲劇也許能夠避免。但是,我們也可能會遇上3號和10號陪審員代表的非理性力量。那時候,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理性和勇氣去平靜思考,去是其是,非其非呢?



香港跟英美法系一樣採用陪審員制度,因此本地讀者或觀眾對此劇應該特別有共鳴,尤其是曾經參與陪審過程的一群。此劇沒有評論此制度是好是壞,關鍵反而是參與的平民。讓普通市民都有機會參與判決,發揮集體智慧,正是自由社會一大可貴之處。只是,過度自由的網絡助長了不負責任的言論,漸漸淹沒理性討論的空間。理性思考失落,民粹主義當道,我們看到歐美的民主制度出了問題,特朗普上場和英國脫鉤就是例子。

此劇證明個人在關鍵時刻可以發揮驚人力量。我們無法人人都成為8號陪審員,但實踐公民責任,追求獨立思考和理性思維應是每個人的追求,讀書人尤其如此。

電影版本精彩片段


伸延閱讀: A juror's reflections on the death penalty | Lindy Lou Isonhood

此片講者分享她擔任陪審團時,通過有罪決定後慘痛的心路歷程。就算被告犯案證據確鑿,當我們將對象當成人類看待,不禁要問:死刑是否恰當的判決?我們又是否有權做這個決定?做了決定是否要承擔責任?此片不失為看了《十二怒漢》後的伸延思考。

2019年3月9日星期六

《新潮文庫》的故事


很多到台北旅行的香港人都喜歡逛夜市。入夜後在各大夜市品嚐各式街頭小食,確是一個很不錯的旅遊經歷。位於龍泉街與師大路間的師大夜市,與其他夜市稍有不同,有名的並非小吃,而是那裡的個性精品店、服裝店和咖啡鋪。因為這些特色店舖,師大夜市很受年輕消費者歡迎。

除精品店和食店外,師大夜市更有數間書店。在師大路師大公園旁,就是已屹立45年的「水準書局」。去年到台北旅行時,有機會去了「水準」一趟,店內最吸引我的是兩排放滿「志文出版社」出版的《新潮文庫》叢書。我本來是理科人,在80年代讀大學時開始接觸文科的世界,第一批買的文史哲書就《新潮文庫》系列,當中包括佛洛姆的《愛的藝術》、佛洛伊德的《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及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新潮文庫》翻譯的都是由世界級思想巨人寫的作品,包羅文學、哲學、社會、宗教、電影、藝術等領域。6080年代出版的《新潮文庫》,封面一直用同一款設計,就是封面的頂部為一條單色的橫封,橫封上寫上書名,封面剩下的位置則配上的一幅原著作者的黑白照片,非常特別。書脊亦甚有特色:頂部用一單色,上面寫上「新潮文庫」及書的編號;中部寫上書名、原作者及譯者的名字;底部則寫上「志文出版社」五字。《新潮文庫》其後改變封面設計,棄用單色橫封,改用一張彩圖,但書脊卻維持其獨特樣式,設計數十年如一日,從不改變。

除封面設計特別外,《新潮文庫》的書經常會在正文開始前加進許多作家的生活圖片,正文後附上有關作者的作品年譜,書舌寫上作者及譯者簡介。據先後於1963年及1967年創立「長榮書店」及「志文出版社」的張清吉說,這做法是受日本岩波書店出版的書所啟發,他認為這做法有助讀者了解書的背景,更容易愛上一本書。

《新潮文庫》第一本出版的是《羅素回憶集》,該書由當時仍在台大醫學院讀書的林衡哲翻譯。受胡適的啟發,林衡哲信奉西方自由主義,更特別鐘愛英國哲學泰斗羅素。為了向台灣讀者介紹羅素,他用暑假翻譯了《羅素回憶集》和《羅素傳》兩書。他原本想把這兩書交給當時甚有名氣的「文星書店」出版。可惜那時的國民黨政府正在圍剿所謂的「文星」集團及在台大哲學系任教的殷海光。殷海光是著名的羅素迷,「文星」又是國民黨政府保守派的眼中釘,「文星」創辦人蕭孟能怕出版有關羅素的書會連累林衡哲,婉拒了他出書的計劃。

林衡哲是個愛書人,他經常到位於「文星書店」旁、專門出租及售賣舊書的「長榮書店」看書,因而認識了書店老闆張清吉。戰後的台灣,民間保留著很多日治時代留下的日文書,遷台的外省人又帶來了很多由魯迅、巴金、丁玲、蔣夢麟等中國新文學作家寫的書,張清吉就是從收舊書的小販中購入這些書在「長榮書店」售賣。60年代的台灣,政府對出版業管制得很嚴,很多書都不能出版,想看這些書的人唯有向舊書店尋寶,當時的「長榮書店」就吸引很多愛書人,其中一個就是還在台大讀歷史系的李敖。據張清吉說,李敖不但熟買舊書的門路,更很懂得殺價,有時更會因不夠錢買書而欠帳,叫張清吉記帳在牆壁上。

1967年時,張清吉已成立「志文出版社」,但出版的都是些學習英語的工具書。遭「文星」拒絕後,林衡哲轉而向張清吉推介他出書介紹羅素思想的計劃,並把譯好的兩本書帶給張清吉看,鼓勵他放遠目光:「有第一流的文化,才能建立第一流的國家,人死留名、虎死留皮,不要再印那些消遣性的暢銷書,多出一些有益社會人心的世界名著。」

在林衡哲的慫恿下,「志文出版社」於1967年出版《羅素回憶集》,成為《新潮文庫》的創刊書,文庫更定下以介紹西方思想人物,世界級文化巨匠為主的出版使命。由於反應不俗,林衡哲繼續把《羅素傳》交給「志文出版社」出版。據林衡哲回憶,《羅素傳》銷售情況一樣不錯,幫助《新潮文庫》建立起口碑,亦讓更多的台灣讀者能看到這兩本在西方知識界有深遠影響的書。

林衡哲稱,《新潮文庫》共出版了500多本書,當天我在水準書店看到編號最大的是泰戈爾的詩集《螢火蟲》(編號488)。《新潮文庫》頭一百本書的翻譯工作,大多由林衡哲自已,或由他介紹的台灣譯者負責。在出版頭一百本書後,張清吉開始每年到日本找好書,並聯絡了一批日文高手幫他翻譯成《新潮文庫》。  

林衡哲認為《新潮文庫》是繼《文星叢刊》後,對台灣思想界影響最深遠的一套書。其實,《新潮文庫》的影響並不限於台灣。8090年代,香港的大書店和二樓書室都能找到大量《新潮文庫》,是很多愛書人的至愛,更曾幫助我走入人文世界的新天地。可惜礙於對人文學科的基礎認識不足,當年看這些知識巨匠寫的書,都不明白個中內涵,看書只淪為囫圇吞棗。

1927年出生的張清吉出身貧窮,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他剛國小畢業,便去到日本岡山機場當學徒兵,負責飛機維修的工作。戰爭結束後,他回到台灣,為生計與父親一起出海捕魚,之後去到台北找機會,更試過做三輪車夫來謀生。張清吉讀國小時便受日本人老師的薰陶而愛上書本,當三輪車夫時,每當沒客人用車,他都會拿出小說看過不停。

只有國小教育水平的張清吉,原本只因為愛書和為了謀生而開二手書店,結果卻出版了500多本《新潮文庫》叢書,成就了一番文化事業,影響了幾代台灣知識份子,也因此嬴得台灣出版界唐吉訶德的外號。張先生於去年9月以91歲的高齡逝世,很多台灣出版界,知識界的知名人士都為之感到惋惜,連文化部都撰文悼念,讚賞他創辦的志文出版社為台灣打開一扇面向世界的窗。

新潮文庫已停止出版,現在是賣一本少一本。在香港的書店,近年已越來越難看到該叢書,特別是用作者黑白照為封面的舊版《新潮文庫》更是非常罕見。因為搬家,很多以前買下的書都已丟掉。但30年前買下數本《新潮文庫》的書,因曾經帶我進入人文世界,意義特別,今日仍留在身旁。近日在網上看到一則有關「水準書局」的新聞,令我想起當天在書店內看到《新潮文庫》叢書的驚喜。今日記下這則往事,以表我對張清吉先生的謝意

參考文章:

2019年3月2日星期六

一碗拉麵看世情

書名:The Untold History of Ramen: How Political Crisis in Japan Spawned a Global Food Craze
作者:George Solt
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出版日期:2014/02


說起日本,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日式拉麵。但日式拉麵是否自古以來就是這島國的國民美食呢?答案顯然不是,因爲日本大部分地區的氣候不宜種植小麥,唯一例外是北海道,但這片土地在19世紀末期之前還沒有開發。因此,小麥作原材料的拉麵,在運輸未發達的古代,不可能走入尋常百姓家。即使文獻記載,明末大臣朱舜水把拉麵從中國傳入日本,但大概只供少數人享用。

那麽,拉麵何時在日本興起呢?答案是二次世界大戰後。話説戰敗後的日本,經濟破落,百業蕭條,人民面臨飢荒威脅。別忘記那是冷戰的年代,美國不能不施加援手,把大量北美麵粉運送到日本。厚生省計劃把麵粉製造麵包,並舉辦宣傳和獎勵運動,以鼓勵民眾多吃麵包。但有人極力反對,認為這等同亡國。安藤百福是其中佼佼者,他說:「文化、藝術與文明的基礎就是飲食。飲食習慣一旦改變了,我們就放棄傳統與文化傳承。我認為吃麵包就等於在適應西方文化,而我也以這個論點挑戰政府代表。『你們為什麼不鼓勵民眾消費傳統的亞洲麵食呢?」結果官員聽從反對者的聲音,從此麵食開始在日本變得普及。

以上這段曲折的故事,是我看The Untold History of Ramen: How Political Crisis in Japan Spawned a Global Food Craze得知的。這是歷史學者George Solt根據他的博士論文寫成的。這書可謂雅俗共賞,雖然是建基於嚴謹考據的學術著作,但不故作高深,反而寫得淺白通俗,引人入勝,吸引不停追看。難得在說故事之餘,還讓我們由小見大,從小小的一碗拉麵看出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世情。上面提及的安藤百福,正是即食麵的發明者,書用了大量篇幅講述他如何發明即食麵,並運用各種奇謀妙計加以推廣宣傳,例如電視廣告、贊助電視猜謎節目《世上最大的謎題》等。這些今天慣見的宣傳手法,在1950年代卻非常創新

看罷這書,我得到的最大啓示,是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尋常不過日常習慣,其實並非自然發展,而是歷史的機緣巧合,加上有人苦心經營多年才能成事。除了日式拉麵外,台灣牛肉麵和省港澳的雲吞麵,背後大概也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吧?待考。

原著:

中譯: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6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