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4日星期日

讀書與旅行:英國篇


以往去旅行前,我總會看大堆旅遊指南。這些天書無疑提供很多實用資訊,即使上網很方便,但總不及一書在手。然而,天書看得多了,就發現内容千篇一律,讓人懷疑是互相抄襲的。此外,指南聚焦必到的景點、美食和物品,彷彿旅行就是這些指定動作。其實旅行的意義在於發揮個性,在日常之外尋找自主空間。


懷着以上想法,我最近的英國之旅,就嘗試改變習慣,從文學找靈感,並有幸遇到韓良露和李有成。先說韓良露,她是台灣作家,書寫題材以美食、旅行、生活享受爲主。由她介紹英國可謂非常合適,因爲她曾在倫敦旅居五年,陪伴修讀博士的丈夫朱全斌。所以她一方面保留外來人的視角,但另一方面又很地道。

韓良露的書我看了《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和《大不列顛小旅行》,前者憶述她旅居倫敦,後者講述英國各地見聞。對於大英博物館、西敏寺之類的主流景點,她完全不提。但對於有趣味但鮮為人知的事物,她有不落俗套的描述,例如她當年居住的貝斯華特(Baywater),充滿多元文化,這次我也專程前往,看見街上滿布各國餐廳,包括香港少見的中東菜和南美菜。我也因這書而得知倫敦北郊的St Albans,這是遊客不會去的小鎮,但周末的菜市場卻叫我流連忘返,小販提高嗓子叫賣,喚起我的童年回憶,不知為何,今天香港的小販變得太文靜了。

除了提供旅遊的靈感外,韓良露的文筆也是我欣賞的,雖然她是比較通俗的作家,但我認為她是雅俗共享的,這裏姑且抄錄她遊萊伊(Rye)的感受,讀這段話時,我不禁想到,她未到60歲就與世長辭,真是叫人惋惜:

當走累了,我走進中世紀的聖瑪莉教堂休息,教堂內一個人都沒有,白日的光線透過教堂的窗戶斜斜地照射進來,光線中漂浮着細細的微塵,這些微塵也許待在這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了。想到微塵的壽命比我們人類長久,使我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刻,而我發現旅行時的專注狀態,讓生命似乎延長了。像我來到萊伊不過數小時思緒上的飽滿卻有如過了豐富的一天了。


至於李有成的《在甘地銅像前:我的倫敦札記》,是我在圖書館無意發現的,之前我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他是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台灣大學與師範大學兼任教授,研究範圍包括非裔與亞裔美國文學、當代英國小說、文學理論等。由於從事學術交流,他多次前往倫敦,短則數天,長則一年半載,加上他的學養,所以這本散文集中的倫敦所見所聞,深度遠非浮光掠影的遊記可比。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他介紹倫敦的書店,真是如數家珍。以往我只知道查令十字路(Charing Cross Road)的舊書店,及幾家大型連鎖書店,他的文章拓寬我的眼界,這次英國之行也多了選擇。


另外,他有幾篇文章講述在倫敦寄寓的人物,都是感性和知性並重,展現學者型散文的深刻與厚實。這些人物中,最出名的莫過於馬克思了,原來自1848年流亡英國之後,他在倫敦生活了三十多年,真是諷刺,共產主義祖師,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國度活了半生。至於比較近代的人物,有以小説《磚巷》(Brick Lane)成名的孟加拉裔作家蒙妮卡.艾利Monica Ali,和因為《撒旦的詩篇》而閙得滿城風雨的魯西迪(Salman Rushdie)。即使我日後不一定會看他們的作品,但李有成的描述卻吸引我這次英國之行,探訪和他們相關的地方,包括在倫敦北郊的馬克思墓,和聚居少數族裔,位於倫敦市東的磚巷。

綜合而言,散文集乃至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可以為你的下一次旅行帶來靈感,讓你對即將到訪的地方有更深刻的認識。不過,話説回來,我認為不能因此而抱着功利主義的心態,把這些文學作品當作是另類旅游指南,畢竟這是讀書的意外收穫而已,我們不能倒果為因。

翻開書本,最重要的,都是為了欣賞作者的才情、思想和文筆,以滋養自己的生命,這也是讀書最大的樂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