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9日星期日

重讀《北京法源寺》

李敖先生已經過世,我在他死後重閱此書,只感到人生匆匆。可幸他留下此著作,總算雪泥鴻爪,留下片言。

《北京法源寺》是歷史小說,因此李敖說明有創作成分,但人物、地名、制度、事件等,他都盡力考究。此書故事始於清末時康有為訪法源寺,與一位和尚佘大師相遇,討論佛法而起,繼以民國初立,康有為人生快要結束時完結,當中談及譚嗣同、梁啟超、康有為和其他六君子的成員,以及大刀王五等人的思想感情。

李敖透過很多先賢的口,討論了很多中國知識份子的所思所痛。這些話題包括:

1. 何謂善
李敖認為善而不做出來,未為善。因此只做燒香拜佛而不伸手助人,不是佛陀的精神。

2. 回向的精神
修佛的人不得不返回塵俗,回報社會。

3. 死君與死事
英雄是一些肯輕生為人的人,有死君與死事兩種。死君的人是為了一家一姓的王族而死,較為狹窄,死事的人是為了廣大的民族和文化而死,較為廣闊。

4. 華夷之辨
什麽是中國人?如何界定中國人?事實上中國歷盡三千多年的歲月,漢人、中國人的意義已經模糊不清。中國的知識份子要救國,救不救滿清人?一定要推翻滿清,還是和它合作去改良?

5. 時代的早與遲
李敖深深嘆息康有為的為時過早,一切力量都把他拖後,以致不能有所作為。相反他很欣賞梁啟超的與時並進。他對譚嗣同的犧牲大著筆力,寫他的犧牲是為後來者鋪路,死得適時適所。

李敖先生的佛學底子極深,他選擇的法源寺是個清凈的佛教之地,他筆下的知識份子都有深厚的佛學修為。佛教的自我犧牲精神,加上儒家的人文傳統,以及中國當時的生死存亡,構成了小說人物犧牲的宏大背景,實在動人。

綜觀《北京法源寺》是有關清末知識份子的擔憂和思想,但其實用於今世也有警世作用。這些描述使我想到,儒家是否足夠使人輕生赴義?還是要以佛家思想填補?這本書也是關於中國極少數頂尖知識份子的思想行為,是很多人的思辯良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