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9日星期日

再讀《呼蘭河傳》 追憶一代才女的香江足跡


蕭紅生於1911年,出生地是黑龍江的一個小縣呼蘭,與哈爾濱相鄰。她在1942年死於香港,享年僅31。蕭紅一生顛沛流離,從北到南住過呼蘭、哈爾濱、北京、青島、上海、東京、臨汾、西安、武漢、重慶、香港。《呼蘭河傳》就是她臨終前在香港完成的作品。

蕭紅生於一個較富裕的家庭,母親早喪,與祖父相依相隨。祖父給予她基本的文學訓練。在《呼蘭河傳》,她很少提起父母,想必是關係疏離。她幼時眼中看到的是廣袤的土地,高闊的天空。她家的後院是荒涼的,她不只一次說到這種荒涼給她的寂寞。

小說以呼蘭為名,呼蘭又是一個怎樣的地方?要說呼蘭必須要提到「闖關東」這個名詞。在清朝開國初期,滿族人為了保留回頭路,禁止國民開發滿州,但滿州是一片沃土,大山大水大森林,漢人每有災荒都偷偷到山海關以東的地區開墾農田、漁獵或進深山挖人參,而漢人為生存打拼的這片沃土就是「關東」。從十九世紀中開始到民國,滿州人對這個移民潮不再嚴格打擊,東北便成為了有城池,有道路的邊塞區域。在這裡,中國北方的漢人文化和滿族文化糅合在一起,形成獨有的東北文化,內層是漢人和滿族人的思想,表現出來是保留了漢人的放河燈,逛廟會等習俗,也有滿洲人的跳大神等巫師治病等儀式。

蕭紅父母早在她10多歲時就應允了汪家的提親。但蕭紅性格叛逆,為逃避由父母安排的婚事,於1930年離家出走去到北京讀高中,卻因而觸怒家人,斷絕給她財政供給,蕭紅亦因此沒法在北京捱下去而要回到呼蘭,後來卻又輾轉與未婚夫汪恩甲一起,在哈爾濱一家旅館同居,最後卻因汪恩甲突然出走而欠下租金,令蕭紅在無可奈何下向哈爾濱的國際協報求救。國際協報派人了解蕭紅的情況,而探她的就是後來與她一起闖出名堂的蕭軍。可惜,蕭軍情感放縱,令蕭紅甚為苦惱。而二蕭這對曾經在東北文人圈中一時的情侶作家亦以分手告終。1938年,蕭紅離開蕭軍後嫁給端木蕻良,後來又因為走避抗日戰爭,於1940年逃到香港。《馬伯樂》、《小城三月》及《呼蘭河傳》就是她在香港時寫成的三部作品。

《呼蘭河傳》像一部散文集,又像一本小說,更像一部自傳。當中有三個故事令筆者印象比較難忘,充份表現呼蘭人的落後、愚昧、無知、迷信,還有惰性、拖拉。第一個是呼蘭街道的一個大坑。每每有人馬經過陷到坑裡,周圍的人見狀都努力幫忙救助,可見人們都善良,但這樣的情形發生過很多次了,甚至有人死在坑中,卻總沒有人想方法去除陷阱,填了這個坑。第二個故事是在她家的一個住戶, 屋子已經搖搖欲墜,他卻不去修理,每到有大風他便焦慮的看著屋子有沒有塌下來, 風暴過後他卻不理這危機,繼續快樂地過活。


最令筆者感受深刻的是一個有關老胡家小團圓媳婦的故事。小團圓媳婦是北方土話,意思是童養媳。小團圓媳婦年只12歲,但生得高大而且大方,她的婆婆卻認為這媳婦太大方,不像一般小媳婦的靦腆。她婆婆說不斷折磨她是為了她好,但捱不住折磨的小媳婦卻病倒了。小媳婦病倒後,她婆婆卻不找醫生去醫她,卻是變本加厲,不惜重金請人來「跳大神」為她治病。「跳大神」是滿族薩滿教的一種宗教儀式,滿人相信但凡家中有不順利的事,就可以請「大神」來幫忙,「大神」抓鼓執鞭,邊唱歌邊跳舞就可以替人醫病、驅災、祈福,是一種充滿神秘色彩的民間信仰。大神試過跳舞、燒紙紥彩人、扶乩,方法用盡仍不能治好小媳婦,在無法可施下卻叫小媳婦在眾人面前撕掉衣服,然後把她浸在極高溫的水裡。結果當然是把小媳婦燙至重傷,最後死了。

每當老胡家為小團圓媳婦辦「跳大神」時都引來大批看熱鬧的人,這些圍觀者看到小團圓媳婦一幕幕遭虐待的場面,卻沒半點正義感去阻止悲劇的發生,沒絲毫同情心去救她。有一幕這樣寫到:

小團圓媳婦當晚被熱水燙了三次,燙一次,昏一次。鬧到三更天才散了場。大神回家去睡覺了。看熱鬧的人也回家去睡覺了。星星月亮,出滿了一天,冰天雪地正是個冬天。雪掃著牆根,風刮著窗欞。鷄在架裏邊睡覺,狗在窩裏邊睡覺,豬在欄裏邊睡覺,全呼蘭河都睡著了。

一個只有12歲的小女孩在雪飄風刮中,被燙昏,被燙死這一幕,蕭紅寫這得很平淡,像是呼蘭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事實上,蕭紅筆下的呼蘭人是天真爛漫的。他們對大自然感到好奇,大家都喜愛看黃昏的「火燒雲」(晚霞)。呼蘭人極能忍耐,每個人都盡一己之力做好本份。他們生活但求溫飽,可惜其實不溫也不飽。筆者不知道蕭紅有沒有意把中國文化好壞的兩面連在一起。不過「作者已死」,我嘗試把這兩面對立又統一起來,相信唯有這樣安分守己,低頭苦幹,愚昧、迷信而麻木的民族,才經得起大自然摧殘,以及謀生和生死的掙扎。呼蘭人保留了中國文化, 而且把它更鮮明地牢牢擁抱。呼蘭人麻木、愚昧、迷信,對生命沒有憐惜,對越軌者無情。

蕭紅的寫作技巧跳脫、鮮活。她往往先寫一段故事的結果,然後慢慢敘述,給人一針見血的效果。蕭紅的寫作角度是高的,是大的。她敘述故事是大而化之的,即使是極悲哀的故事,她也平白的講,她提高視角,把生死離合放在一起。她不像中原的作家那樣精雕細琢的形容情感,用詞極平白易懂。

一生顛沛流離的蕭紅有民國四大才女的美譽,更被稱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1934年,23歲的蕭紅初遇魯迅,就立刻被這位在文壇已享負盛名的作家稱為中國當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翌年,蕭紅出版她的首部長篇小說《生死場》,到1942年死於香港,在不足10年的寫作生涯中綻放出異常精彩的創作才華。蕭紅在香港過世後,端木蕻良把她的骨灰,一半埋在淺水灣,另一半埋在戰時曾改作臨時醫院,蕭紅在那裡嚥下最後一口氣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內的一株大樹下。淺水灣的骨灰已搬回廣州,留下的是一個紀念她短短31年人生,取名「飛鳥三十一」的地標。在聖士提反女校的埋灰處據說是一株影樹,可是據曾到訪該校的友人告知,就連該校的師生都不知道準確的埋灰位置。


蕭紅在短暫的一生,走過了中國很多土地,由東北雪域,走到南方香港。雖然最後沒法回到家鄉呼蘭,卻在香港這城市裡憑著對回鄉的回憶,完成《呼蘭河傳》一書。每想到這位曾在30年代享譽一時的才女,亦曾在這城市留下一段往事,就讓我覺得香港這城市並不枯燥,只待有心人去發掘和守護一段段由前人寫下的故事。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把一生編進史冊:讀何炳棣回憶錄


何炳棣是重量級歷史學者,他的回憶錄《讀史閱世六十年》也是重量級作品,全書近500頁,即使扣除照片和插圖,估計也有30萬字,旁徵博引,考據嚴謹,本身就是上乘的歷史原材料。學者的回憶錄通常不及政治家、富豪或電影明星的多姿多彩,因為學者的生活一般比較簡樸,終日埋首學術研究。但我拿起這本書一看,就幾乎停不了,未到兩個星期就看完了。為何這書可以引人入勝呢?我想是因爲他把一生緊扣在時代脈絡中,「小我」與「大我」兼備,讀者看到的,不再局限於他的個人經歷,還從他的個人經歷,折射出那個翻天覆地,動蕩不安的時代。

何炳棣是浙江金華人,1917年出生於一個中上家庭,父親何壽權早年考科舉數次不果,清末科舉廢除後,他轉修日文和法政,曾在故鄉辦小學,民初時在天津擔任法官。秉承中國傳統,他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何炳棣自小接受優良教育,南開中學畢業後入讀清華大學,並在庚子賠款考試取得優異成績,1945年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專研英國歷史,其後轉研中國歷史,長年在芝加哥大學從事學術研究。他在2012年辭世,享年95


翻開這書,讀者不難發現,作者以事實為主導,力圖展現他的年代。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幕,也是似曾相識,多次在不同時空重演的一幕,是1936年清華的學生運動,激進學生向教務長潘光旦圍攻,要當衆毆打和羞辱他,梅貽琦校長站出來,有半分鐘未發一言,顯然在壓抑憤怒,然後對學生說:「你們要打人,來打我好啦。」可見當年校園内的動蕩。至於其後抗戰期間,校園多次搬遷,學生剋服重重困難,在槍林彈雨下繼續完成學業,也是叫人感動的。

除了自述外,他還廣泛引用資料,讓我們多角度感受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包括他和其他人的書信往來、中英庚款的試題(洋狀元的試題原來如此困難!),報章期刊、其他人的回憶錄、當年美國大學研究院的規條、他通過博士口試的詳情等。在編排方面,書裏安排多個可以獨立成篇的專欄,詳細記述他和胡適、聞一多、恩師雷宗海等大師的交往。我也欣賞他不避忌,有事實就直書,例如他詳細記述任職芝加哥大學期間,用盡手段向哈佛大學獵頭,企圖拉攏史學大師楊聯陞,最後失敗告終,讓我們知道,頂尖大學之間的激烈競爭,絕對不比商場遜色。

雖然這書以事實做主導,較少作者的内心獨白,但作者追求嚴謹、好勝、自負、不怕挫折迎難而上的個性,卻在這些客觀描述的經歷中清晰呈現。事實上,作者的事業不是一帆風順的,庚款的考試,他考過兩次,第一次成績不理想,他再次努力,結果成功了。他的博士論文也是一波三折後才完成的。用他的話說,「札硬仗,打死仗」是他一生工作態度的寫照,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他不惜用「竭澤而漁」的方法,持續大半年,每天從日出到日落,在美國國會圖書館鑽研明、清的地方志,以堅實的原始資料為基礎,完成明清的人口史和社會史研究。

這本回憶錄的另一特點是内容安排頗爲平衡,對於他一生各個階段都有詳細的講述。相比之下,我看過的文人學者回憶錄,往往只聚焦傳主一生某段時期,例如《從文自傳》只談到他20歲左右從湘西來到北京就停止了,胡適的《四十自述》顧名思義只説到40歲,蔣夢麟的《西潮》、季羡林的《留德十年》和陳香梅的《一千個春天》都是集中他們生命中某階段。相比之下,這書可以完整地看到何炳棣一生的事業和思想發展。

最後我想談一點,這書除了記載他個人經歷之外,還是他的思想傳記,記述他的思想發展歷程。由於他沒有太多的通俗著作,而他在專業期刊發表的論文,又不是人人可以讀懂,所以對一般讀者來説,這本回憶錄給予一條捷徑,以比較淺白的文字和短小的篇幅,了解他的研究成果,比如說,中國農業源自黃土高原而非外地傳入、明清的社會流動情況,及番薯、馬鈴薯、粟米等農作物如何在明清年間從原產地南美洲傳入中國。總而言之,這是一本不容錯過的好書,可以拓闊讀者的眼界。

2020年3月1日星期日

患難見書情 書災中的書Joy

20年前搬進美孚新村,一圓多年想擁有自己書房的夢想。筆名思懷,書房自然命名為思懷軒,藏書數百。

苦書奴?

近日要搬家,將來居所的書房會小得多,因此要大規模整理書籍和資料,留的要運進倉,不留的要送予別人或扔掉,只保留約三份一藏書。20年來,思懷軒首次經歷「書災」。太太任職運輸署,我近日頻頻運書,十分勞苦,加上整理藏書頗費勁,偶爾不免感觸:難道這是讀書人的悲哀?

書心戰!

徘徊與愛書斷捨離和不捨不離之間,打了許多場心戰……

旁人說:「你自找煩惱,誰叫你買這麼多書,能讀得完嗎?房子都給你的書霸佔了。」

我自忖:「你只見思懷軒表面堆滿書,但看到背後好學求知的心志、探索求真的精神嗎?書讀不完,從來不是讀書人的煩惱,只有少讀書和買書的人,才誤解所有書都應由頭到尾讀畢。書到用時書不在,這才是真正的煩惱和遺憾。」

又有一把聲音:「都說你是買書狂,每次逛書店總要買書,不買不成。」

我暗道:「有時我在書店買書,是為了支持書店,感謝書店給我兩小時豐富閱讀的體驗。人人不買書,書店不就關門了?人各有所好,有人願意花費在美食、護膚化妝品,我多買幾本書,何罪之有?」

另一把聲音又來:「早知扔掉這樣多的舊書,當初為何購買呢?」

我澄清:「我感恩這次的書災,份屬書路歷程的檢閱和反省,決定書本去留時,雖有掙扎,但反思很多。因我成長,興趣需要與年青時已不同,所以近年買書藏書的焦點更集中,更切近研究方向,因此須和部份不再讀的書告別。感謝許多良師益友:鄭敏的《我在雨中採花》帶我進入新詩境界、楊牧谷的《讀書這玩意兒》啟廸我讀大學的讀書方法、詹宏志的《創意人》給我創意的宏闊國度、張思雲的《鑄劍集》使我燃起家國社會關懷之情、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和鍾偉強的《44次日落》打開另一扇文學窗口…… 我俱俱把這些成長的珍貴印記留下,致敬青春。這次看似是書災,其實是書joy!」

書之樂……

我期望今秋搬進新居,重建思懷軒,繼續書joy,甘心一輩子當bookaholic,在閱讀海洋繼續航行,享受更多樂趣,豐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