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把一生編進史冊:讀何炳棣回憶錄


何炳棣是重量級歷史學者,他的回憶錄《讀史閱世六十年》也是重量級作品,全書近500頁,即使扣除照片和插圖,估計也有30萬字,旁徵博引,考據嚴謹,本身就是上乘的歷史原材料。學者的回憶錄通常不及政治家、富豪或電影明星的多姿多彩,因為學者的生活一般比較簡樸,終日埋首學術研究。但我拿起這本書一看,就幾乎停不了,未到兩個星期就看完了。為何這書可以引人入勝呢?我想是因爲他把一生緊扣在時代脈絡中,「小我」與「大我」兼備,讀者看到的,不再局限於他的個人經歷,還從他的個人經歷,折射出那個翻天覆地,動蕩不安的時代。

何炳棣是浙江金華人,1917年出生於一個中上家庭,父親何壽權早年考科舉數次不果,清末科舉廢除後,他轉修日文和法政,曾在故鄉辦小學,民初時在天津擔任法官。秉承中國傳統,他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何炳棣自小接受優良教育,南開中學畢業後入讀清華大學,並在庚子賠款考試取得優異成績,1945年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專研英國歷史,其後轉研中國歷史,長年在芝加哥大學從事學術研究。他在2012年辭世,享年95


翻開這書,讀者不難發現,作者以事實為主導,力圖展現他的年代。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幕,也是似曾相識,多次在不同時空重演的一幕,是1936年清華的學生運動,激進學生向教務長潘光旦圍攻,要當衆毆打和羞辱他,梅貽琦校長站出來,有半分鐘未發一言,顯然在壓抑憤怒,然後對學生說:「你們要打人,來打我好啦。」可見當年校園内的動蕩。至於其後抗戰期間,校園多次搬遷,學生剋服重重困難,在槍林彈雨下繼續完成學業,也是叫人感動的。

除了自述外,他還廣泛引用資料,讓我們多角度感受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包括他和其他人的書信往來、中英庚款的試題(洋狀元的試題原來如此困難!),報章期刊、其他人的回憶錄、當年美國大學研究院的規條、他通過博士口試的詳情等。在編排方面,書裏安排多個可以獨立成篇的專欄,詳細記述他和胡適、聞一多、恩師雷宗海等大師的交往。我也欣賞他不避忌,有事實就直書,例如他詳細記述任職芝加哥大學期間,用盡手段向哈佛大學獵頭,企圖拉攏史學大師楊聯陞,最後失敗告終,讓我們知道,頂尖大學之間的激烈競爭,絕對不比商場遜色。

雖然這書以事實做主導,較少作者的内心獨白,但作者追求嚴謹、好勝、自負、不怕挫折迎難而上的個性,卻在這些客觀描述的經歷中清晰呈現。事實上,作者的事業不是一帆風順的,庚款的考試,他考過兩次,第一次成績不理想,他再次努力,結果成功了。他的博士論文也是一波三折後才完成的。用他的話說,「札硬仗,打死仗」是他一生工作態度的寫照,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他不惜用「竭澤而漁」的方法,持續大半年,每天從日出到日落,在美國國會圖書館鑽研明、清的地方志,以堅實的原始資料為基礎,完成明清的人口史和社會史研究。

這本回憶錄的另一特點是内容安排頗爲平衡,對於他一生各個階段都有詳細的講述。相比之下,我看過的文人學者回憶錄,往往只聚焦傳主一生某段時期,例如《從文自傳》只談到他20歲左右從湘西來到北京就停止了,胡適的《四十自述》顧名思義只説到40歲,蔣夢麟的《西潮》、季羡林的《留德十年》和陳香梅的《一千個春天》都是集中他們生命中某階段。相比之下,這書可以完整地看到何炳棣一生的事業和思想發展。

最後我想談一點,這書除了記載他個人經歷之外,還是他的思想傳記,記述他的思想發展歷程。由於他沒有太多的通俗著作,而他在專業期刊發表的論文,又不是人人可以讀懂,所以對一般讀者來説,這本回憶錄給予一條捷徑,以比較淺白的文字和短小的篇幅,了解他的研究成果,比如說,中國農業源自黃土高原而非外地傳入、明清的社會流動情況,及番薯、馬鈴薯、粟米等農作物如何在明清年間從原產地南美洲傳入中國。總而言之,這是一本不容錯過的好書,可以拓闊讀者的眼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