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6日星期日

依然年輕的村上 依舊孤獨的男人


村上春樹總讓人覺得年輕,儘管已年過七十,仍被無數文青視為偶像。挪威的森林成為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靈港灣,驀然回首,思緒仿佛又重回那個沒有盡頭的青春森林。

近年,村上在長篇作品仍不斷挑戰格局恢弘的主題,近作《刺殺騎士團長》 就透過巨大的隱喻反省歷史的瘡疤。但骨子裡,村上仍是那個深諳孤獨況味的城市觀察家,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處處帶有挪威的森林的影子,但少了幾分感傷,多了幾分感悟,是凝練的佳作。

書本名稱取自美國文豪海明威的故事集Men Without Women,七篇故事描寫了形形色色的男人們,儘管背景各異,但都在生命某個時刻失去了女人,或是分手,或是死去們都面對同樣的問題:一旦沒有了女人,生命還剩下甚麼?孤獨自是必然的後果,如何去面對這個狀態,就是本書探討的命題。村上把舊題材重新提煉,在內容和形式上或欠突破,但以更成熟的視點觀照現代男女關係,仍然不失趣味和幽默。

書中第三篇作品《獨立器官》寫得尤其精彩。52歲的整型醫渡會除了醫術精湛,跟女人打交道的能力同樣出色,他抱持獨身主義,專挑已婚或有男友的女人交往,維持沒有負擔的距離,一旦對方有意進一步發展,他就會抽身而去。因為他的得力秘書幫忙安排行程,渡會得以在公餘時間同時跟幾個女人交往而不出亂子,這個生活模式維持了幾十年,運作得天衣無縫。

跟村上一樣為作家的谷村先生,因為周末打壁球而認識渡會醫生,他為了不忘記這位朋友而寫下這個故事。渡會這位情場老手,告訴谷村自己過去一年半跟一位已有孩子的36歲女人交往,竟發覺自己不能自拔,一生第一次真正愛上了別人。他告訴自己不要用情太深,卻無時無刻不想著跟她見面,尤其當她的丈夫海外公幹回來而無法見面,他便痛苦不已。同時,他告訴谷村自己第一次有憤怒的感覺,他可以把家中的沙發扔出街而不介意會否殺了人。可見,他一向井然有序的生命已經開始脫軌。

命運給他開了個玩笑,這個他第一次愛上的女人竟也成了最後一個。谷村不久就沒有在健身房碰到渡會,兩個月後才驚從他的秘書得知其死訊。原來渡會發現自己只是女人的踏腳石,因為渡會的錢而接近他,更令他受打擊的是女人拋棄自己並非回到丈夫身邊,而是另找第三個男人私奔。渡會從此一沉不起,失去了所有生存動力,不但沒有運動和工作,更產生了厭食症,活活把自己餓死。臨死前,他托秘書把壁球拍交給谷村。

渡會的死,一方面是因為失戀的打擊,另一方面也因為自身的存在危機。他跟谷村聊天時,分享自己當時正在閱讀一本回憶錄,作者是納集中營倖存的猶太醫生。除了檢回生命,那位醫生失去了一切:金錢、地位,甚至尊嚴。渡會想到,如果他是那位醫生,失去這一切身外物後,自己到底還是甚麼?這個問題深深地困擾他,他試圖去解答這個問題,並付出了生命作為代價。

渡會告訴谷村,說謊是女人天生的本領,無論大事小事,她們到了某個時刻總會說謊,更甚的是,她們就重要的事情說謊時可以面不改容,有如體內一個器官在獨立運作,不動聲色,說了謊也不會受良心責備。如谷村所言,其實渡會體內也有一個獨立器官,負責掌管他的情感,一旦這個器官運作起來,渡會也無法控制,即使要從高處躍下,也能讓他自由落體。

愛情和人生的不可抗力,也正正體現於此。生命中有太多的人和事無法解釋,我們或許覺得不合情理,無法完全明白,但只要當局者是真心相信,全情投入,我們實在難以不表同情。


谷村相信,渡會在飢餓和痛苦的深處,或許有一刻接近找到人生的答案。也許,他交托秘書給他球拍,就是想傳達這個訊息。

2020年4月18日星期六

經典回首 讀《文明與缺憾》


1929年出版的《文明與缺憾》(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是精神分析學大師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晚期作品。出版這書時,佛洛伊德已創立精神分析學,在心理學界獨當一面,在歐洲知識界亦夙負盛名。跟很多知識份子一樣,踏入晚年的佛洛伊德很想就一些大問題提出答案,《文明與缺憾》、《摩西與一神教》等幾本書都走通俗路線,旨在回應「人類往哪裡去?」和「人的終極命運?」等大命題。

雖然走通俗路線,但佛洛伊德終究是佛洛伊德,貫穿全書的仍是自我、本我、原慾、伊底帕斯情意結(Odepius Complex)等術語。精神分析學仍是這書的理論架構,全書主命題就是人存在的終極目的,這與文明間又存在甚麼樣的關係。佛洛伊德認為,人存在的意義就是活得快樂,具體來說就是追求快樂,避開痛苦。他認為快樂的源泉來自滿足本能慾望,只要食慾、性慾、休息慾等得到滿足,我們就會快樂。他以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來概括人追求快樂的慾望。但他同時指出,人在滿足慾望的過程會經歷很多痛苦,包括身體的衰朽、外部世界的強大摧毀力量及人際關係中經歷的痛苦。伴隨成長,我們明白人生會遇上很多挫折,人亦慢慢發展出逃避痛苦的機制,這就是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

自我與原我

要明白佛洛伊德所指的快樂,先要理解他對人的本體看法。他認為人有自我(ego),自我推動我們追求快樂。根據他的精神分析學,人的自我意識原本分不到自己和外面事物的界線,就如一個初生嬰兒會以為自己和世界是一體的,他以為只要他想喝奶,就會有奶喝,媽媽的乳房也是身體一部份。直至他發現,媽媽有時會喂哺,有時會停止喂哺,有些東西並不如身體般完全受控,這些不受控的東西就是外物。從發現外物開始,人才慢慢認知外間世界的存在。從認知到有外部世界開始,自我開始重新設限,把外界和自身分隔,真正的自我開始形成。

佛洛伊德認為,自我(ego)在發現自身跟外界存在分野的同時,會不斷向內發展,形成一種無意識的精神實體,他稱為原我(Id)。顧命思義,原我保持了人類最原始的慾望,但鑑於社會有一套規範和道德標準,人無法把原我毫無掩飾地表露出來,而只能透過自我的包裝下在社會生活。就像佛洛伊德所說,自我只是用來裝飾原我的外觀(ego serves id as a façade)


現實世界不容我們無止境地滿足慾望,縱容原我慾望只會導致挫折感,增加不快,這違背人天生追求快樂的原始動力,因此人學懂節制慾望,減少挫折,從而免於經歷痛苦。另一種減少不快的對策,是把原始慾望昇華至心靈追求,透過追求文化藝術等的創作或欣賞活動來得到滿足,從而感到快樂。第三種應對方法是完全改變對現實的看法,不再因現實挫折而失去快樂,簡單來說就是製造一個夢幻世界,令人不再依戀原本的慾望,而把人生的快樂寄託在別的世界上。佛洛伊德認為,宗教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


快樂及現實原則

追求快樂是人的天性,逃避痛苦則是從經驗中學會的。佛氏將兩者歸納為快樂原則及現實原則。性慾是人與生俱來最強烈的慾望,追求性和愛令人無比歡樂,是快樂原則的一部份。性和愛雖能帶給人快樂,但卻取決於能否找到合適對象和彼此建立關係。要得到性和愛的滿足,我們要依賴別人是否願意滿足我們的慾望,不完全受自己控制。情投意合,歡愉一刻當然如活在天堂,但在愛情中我們會經歷不諒解、被拒絕、背叛、離逝等傷痛,造成深刻苦楚,這就是現實原則。

除了愛這種特殊的關係外,人亦活在社會錯綜複雜的人際網絡。為了討論文明與快樂的關係,佛洛伊德為文明定下簡單的定義:文明是人類所有成就和典章制度,人創造文明有兩大功用,一是保護自己以對抗變化無常的自然,二是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確,隨著文明發展,聚居人口愈來愈多,人需要創造一套制度,以管理越趨複雜的人際關係。但佛洛伊德說,滿足慾望是人的天性,不愛受規則約束。我們沒法擺脫文明,但文明的規範與禁忌卻壓制了人的慾望,造成人與文明之間永恆的拉扯。甚至有人認為,若放棄現有文明,返回原始狀態,人會活得更加快樂。

超我和良知

雖然人有追求性和愛的本能,使人類得以繁衍,但佛洛伊德亦發現,人的本性中亦有毁滅、侵略、殺戮的因子,有機會令社會組織瓦解。他指出,文明用了很多方法來壓制人的破壞傾向,例如基督教會叫人愛人如己,共產主義主張消滅私有產權來達到絕對平等,相信破壞和侵略行為會因此消失。

佛洛伊德以精神分析學名揚於世,在書中亦引用精神分析學的超我理念(Superego),來解釋文明如何壓制人的破壞傾向,令社會不至於分崩離析。他認為,超我是由自我演變出來,扮演自我監視的角色,亦即一般人說的良知。佛洛伊德以伊底帕斯情結來解釋超我的形成,大意是人有殺父母的慾望,但人對別人有愛,因而會對行為產生內疚,這種內疚慢慢變成超我,成為人自我道德意識的主體。從社會角度來看,文明社會就是透過不斷加強人這種罪疚感來維持秩序。

文明的代價

佛洛伊德所說,超我在人格形成過程中變成潛意識一部份,時刻督促人不能犯錯,不能越軌,令人經常感到不快和不安。如在文明規限下,人只能選擇異性戀,從性器以外得到的性滿足成為禁忌,性行為亦局限在婚姻關係,只能在一男一女間發生。在文明的期望下,性的目的只是生育,為繁衍人類而服務,令人難以純粹地享受性愛。他指出,這種用來維繫社會穩定的罪疚感,會隨文明發展而不斷增加,超我對自我的壓迫亦會愈來愈大。他寫到:
In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things are different: the aim of forming a united whole out of individual human beings is all-important. True, the aim of happiness is still present, but it is pushed into the background; it is as…if there were no need for the concern with individual happiness.
這就是佛洛伊德眼中文明的代價。因為文明,人註定不能隨心所欲地追求幸福快樂,一生在超我的監督下度過。佛洛伊德認為,因為人不能一一滿足天生慾望,受過份壓抑會導致精神疾病。另一方面,人天生的破壞傾向會演變成罪疚感,把人牢牢控制。文明的進步,同樣意味人內心繁衍出種種不滿。

佛洛伊德是奧地利裔猶太人,在這書提及文明時,幾乎都是指基督教文明,讓我覺得他心中所指的文明壓迫,其實是感受到基督教會對人的壓迫。事實上,他亦提到中古時教廷對猶太人的多次屠殺,反映他對基督教的戒心。在佛洛伊德生活的社會,基督教文明無異代表他能觀察的世界。今日,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文化體系,發展出相差甚遠的規則、信念及價值觀在不同的文明體系,又如何闡釋佛洛伊德對文明與缺憾的診斷?放在今日世界,讓人透不過氣來的超我又會否以拜金主義、國族主義的形式出現?

佛洛伊德於1939年於倫敦去世,距今已80年。他去世後,心理學和精神科學都有飛躍發展。今天,這兩門學科都強調以統計數據、實驗等科學方法來研究,結合社會學、生物科學等進行跨學科探索。這樣的學術氣氛下,相信再難出現像佛洛伊德般有原創風格的學者。佛洛伊德的學說可能早已淡出學界,但自我、本我、原慾、伊底帕斯情意結等概念仍隨處可見。大師留下的痕跡,在日常生活中仍比比皆是。

以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佛洛伊德的學說可能充滿大大小小的缺點,本我、自我、超我及伊底帕斯情結等更是難以證實,亦難以推翻的概念。但我總覺得,如其把他看成一位科學家,他更像一位創立一家之言的哲學家、散文家。今天的心理學教科書充滿數據與圖像,佛老的書反而處處流露感情,亦不時表現出其睿智。他這樣形容文明和個人自由的關係:
Whatever makes itself felt in a human community as an urge for freedom may amount to a revolt against an existing injustice, thus favoring a further advance of civilization and remaining compatible with it.
我雖未能看懂書中每個推論,但偶然看到一兩句對人性和文明社會的精闢觀察,已感到滿足。

後記:10月份歐遊,在維也納逗留了數天,更抽空參觀佛洛伊德博物館。其實,今次參觀到的不是原裝正版的佛洛伊德博物館,而是在原館附近的臨時展館。因為由佛洛伊德的老家,亦是他接見病人的診所改成的博物館,現正進行裝修,要明年5月才會重開。 


雖然臨時展館規模不算大,但仍能看到他的手稿和收藏物,更有一段介紹他生平的錄像,讓人憑弔一下大師的風範。參觀臨時展館時才知道,那張著名的Freud Coach原來不在維也納的佛洛伊德博物館,而是放在倫敦的佛洛伊德博物館。

19383月,納粹德國吞併了奧地利,在朋友勸告下,佛洛伊德於1938年逃往倫敦,繼續診斷病人,並完成《摩西與一神教》一書。可惜,他在倫敦生活短短一年就去世,再也無法回到位於維也納的家,他在倫敦的家亦改成一所博物館。


今次去維也納看不到那張被無數人當成心靈庇護的Freud Coach,有機會去倫敦時,一定會去佛洛伊德博物館一趟。


閱讀

《文明與缺憾》簡體中譯本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英文有聲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NuTHEmgKU

2020年4月13日星期一

讀《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

赤羽雄二曾經任職麥肯錫企業諮詢師,為各行各業的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制定策略。因此,他需要不斷吸收大量知識,一面緊貼趨勢,一面深入思考,閱讀成為他的工作一部分。他前作《零秒思考力》是近年的商管類暢銷書,書中提倡的A4紙思考法已經獲廣泛推廣和應用。今次他以閱讀為主題,主張以行動為目標的閱讀方式,將書本內容化為實際行動,從而提升工作和生活的質量。

讀書便佳?作者認為不是
有一類讀書人,往往會一本接一本地讀,而且只挑暢銷書讀,讀畢感覺良好,便放在一旁,急不及待開始下本書。作者認為這是被動讀書,既沒有認真思考和理解書中內容,與個人固有的理解進行對比,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最終自然沒有形成新想法,也無法從中獲益,慢慢甚至會產生讀書無用的想法,對書本失去興趣。甚麼才是讀書的好方法?作者認為是主動閱讀。

採取主動進攻的讀書方式
作者根據自身的觀察,發現身邊出色的人都有個共通點:即使再忙也會堅持讀書,而且能夠將書中知識靈活應用到生活和工作層面。他們帶有明確的目的去閱讀,力求在有限的時間迅速掌握書本的精華,進而化為己用。他們不但知道採取什麼方式才能夠讓讀書變得有效,亦知道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讀書時間。更重要的是,不只要讀書,還要學會善用書中知識,使工作和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網絡還是書本 兩者可互補不足
身為一位讀書高手,赤羽雄二自少就打下了堅實的讀書基礎:小學時代讀了大量科幻和探險小說,中學時代接觸了海量經典世界文學,例如《簡·愛》和《呼嘯山莊》,高中重讀後成功考入東京大學,期間花了大量時間閱讀《罪與罰》等名作。投身職場後,他開始鑽研各類商務書籍,尤其是大前研一和卡內基的作品。任職企業諮詢師的時期,他每接觸一個新領域的客戶,便會到書店購買15本相關書籍,並在幾天內讀完,去蕪存菁,務求掌握相關知識,才能提供高質素的服務。

改變為消閒或教養而讀書的態度
作者提出的一個主張,是人在某個歲數前應盡可能博覽群書,以量取勝,建立堅實的基礎,到了某個歲數後,單憑讀書帶來的效益已接近臨界點,時間效益不高,質應該成為優先考慮,精挑細選,把書中內容實踐才是關鍵。他建議,「30歲之前應該讀300本,之後每年讀50本書就可以了。」有了每年50本書的閱讀量作為基礎,作者建議我們去思考:

  • 有沒有比讀書重要的事情?
  • 有沒有其他方法收集訊息?
  • 能否參與豐富情感的活動?
  • 如何令私人時間更為充實?

高效閱讀法
跟很多閱讀達人的建議一樣,作者認為要做到高效讀書,必須對書本進行加工,例如購買後在扉頁寫上日期和評價,閱讀時用螢光筆在精彩的內容做記號,以及把頁的右上角折起以示標記等。讀完後要立刻以A4紙整理要點,只要將想法直接寫在紙上便可,不需要思考內容和措辭,然後放入文件夾,每隔幾個月拿出來確認內容,看看有沒有新想法和體會。買回來的書要立刻開始讀,才能避免沒讀的書越來越多的問題。作者當然明白網絡時代,分心是閱讀的一大敵人,因此他建議閱讀時應盡量切斷網絡,專心一意地閱讀。

愛書人的提醒
毫無疑問,閱讀是我的最大嗜好,也視之為提升能力的途徑,但因為惰性使然,很多書本讀後沒有即時整理,以至很多理解都流於片面,似懂非懂赤羽的建議無疑是個及時的提醒,對很多愛閱讀的人而言,相信也很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