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8日星期三

世事如棋──重讀茨威格《象棋的故事》


數年前初讀《象棋的故事》,奧地利猶太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透過被譽為終極心智遊戲的國際象棋(西洋棋),深刻地探討人的心理極限,以及在極端環境下人的本能反應,留下深刻印象,即使未曾碰過西洋棋也恨不得找個棋盤好好研究。今次有緣重讀,故事精彩依然,知道這位一直高舉人文主義的作家寫下這生平最後故事時的絕望處境,環看今日歐洲以至全球陷入的亂局,內心更添幾分唏噓。

故事由敘事者「我」於紐約乘坐航向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郵輪拉開序幕。船上乘客包括地上最強的世界棋王琴多維奇,「我」從友人口中得知他成名背後的故事:出身農民家庭的他除了象棋以外全無技能,是不折不扣的象棋機器,已經名利兼得仍樂於為錢出賽,下棋時態度專橫傲慢,視對手為無物。出於好奇,「我」耍些技倆吸引棋王與眾人對奕,結果成功如願,一群烏合之眾當然連基本還擊能力也沒有便輸掉首局。次局一如預期陷入劣勢之際,旁觀的一位B博士突然出手指導,完全猜透棋王的思路,逼得他選擇和局才保住顏面。他主動邀約眾人再戰,目標自然是吸引B博士跟他再決高下。

「我」邀約B博士應戰的時候,了解他練成絕世棋藝的秘密,原來是因為在二戰期間遭受納粹德軍的非人對待。身為銀行家而且管理重要財產的他,遭受的並非肉體摧殘,而是殘酷的精神折磨:一邊囚禁在與世隔絕的獨立空間,一邊接受軍方突如其來的審問。他最後熬過,但付出了沉重代價。他把握了一次審訊的機會,偷了一本書回囚室。那是一本載有150個名家棋局的結集,別無選擇的他慢慢學會象棋的規則,能夠在不用道具的情況下模擬棋局,他更不斷向難度挑戰,最後演變成化成黑白雙方,自己跟自己對奕。這種精神活動雖然填充了B博士腦袋的真空狀態,但由於過於頻繁複雜,情況漸漸失控,最終精神錯亂,幸運被救回的他也不敢再碰象棋,直至這次命運安排他遇上世界棋王,他決定放手一試,這場驚世對決也一觸即發……

茨威格是二、三十年代歐洲名氣最大的作家之一,作品當時已獲譯成多國文字。出身維也納富裕的書香世家,他親眼目睹所愛的歐洲陷入深重災難,猶太同胞面對種族滅絕的危機,自己也因此流離失所,輾轉落腳英美後來到巴西,成為人生最後一站。雖然遠離戰火,但他對漸漸落入德軍鐵蹄的歐洲前途感到絕望,對同胞遭受的苦難也無法視若無睹。他在內心飽受煎熬的情況下完成了《象棋的故事》,並在回憶錄《昨日的世界》中記下那個未受戰火摧殘、處於文明頂峰的歐洲。他不久就和第二任妻子一同自盡,享年60歲。

德文原著出版時的1941年,正是戰火連天的動盪歲月。以德日意為核心的軸心國如日中天,勢力不斷壯大,同盟國雖奮力抵抗但仍處於劣勢。奧地利被德國吞併後,國內擁護君主制度的人士和保守派慘遭納粹德國大舉逼害,不是處決就是送進集中營。同年德國入侵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則給予美國參戰的理由,成為戰爭的轉捩點,但萬念俱灰的茨威格已失去生存希望,無法挺到歐洲光復的一天。《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唯一直接處理納粹題目的作品,B博士的遭遇反映了猶太人的處境,而他所代表的理性和智慧,可看作茨威格理想的投射。在閱讀本書時,讀者不難對B博士投以支持,希望他可戰勝橫蠻傲慢的棋王,可是作品那股陰暗絕望的氛圍,像已為作品結局定了調,而茨威格本人的結局,更是讓人嘆息。


二戰結束至今七十多年,世界雖沒有再發生重大的戰亂,但人文傳統價值無法重建,道德淪喪,亂象紛呈。科技發展便利生活,然而變化速度之快令人無所適從,對錯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尋求理性討論的空間也越來越難。今天,全球霸權格局重新洗牌,戰後曾經有過良好關係的中美也再次變成對手,爭奪成為全球領導。但相比二戰時黑白分明的對手,今天雙方都只是為自身利益而戰;而在全球化的時代,各國關係緊密,那怕最終誰勝、誰負,我們也註定要為這場不必要的貿易戰付出代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