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8日星期六

以死亡成全美學-讀《美與暴烈:三島由紀夫的生和死》


三島由紀夫(19251970)是日本戰後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小說作品獲廣泛翻譯成多國語言,曾三度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假面的告白》和《金閣寺》等已成為日本近代文學經典。同時,他也因為其政治取態而極富爭議:197012月,他和4位組織成員突襲日本自衛隊總部,要求自衛隊發動政變但不果,他在總部陽台發表演說後,就以傳統武士的方式切腹自盡,以燦爛而悲壯的方式結束僅45年的人生。三島一直追求透過美震驚世人,他的死和生,的確給世人帶來多個感嘆號,但也留下了無數問號。

1966418日晚上,時任倫敦《泰晤士報》駐日本記者的亨利史考特斯托克(Henry Scott-Stokes),在東京的外國記者協會首次遇上獲邀演講的三島。當時41歲的三島已是日本超級名人,奪得諾貝爾文學獎看似只是時間問題。跟很多作家不同的是,除了著作等身,三島也參與很多其他活動,例如創作能劇、積極健身,甚至參演電影,生活多姿多彩。當晚,三島以流暢的英語憶述戰時的經歷,好些畫面如在工廠工作時看電影的銀座繁華映像,仍歷歷在目,如幻像般一直伴隨他,甚至令他分不清眼前的銀座是否真實。




到了答問環節,有記者提及切腹這種自盡方式,想知道其由來,他就這樣回答:「眾所周知,切腹自殺是最為痛苦的死法,他們願以如此悲壯殘忍的方式赴死,正是武士勇氣之最好證明。這種自殺方式是日本獨創的,任何外國人都無法模仿炮製!」直到三島自殺為止的幾年,亨利成為他的知交,親身見證三島由巔峰到殞落的過程,更是唯一列席喪禮的外國記者。《美與暴烈:三島由紀夫的生和死》就是他嘗試理解三島為何走向自我毀滅的一次努力。

三島一生充滿戲劇性,殘酷劇場式的自我了結更是令世人咋舌。作為事發後首先到場的唯一外國記者,亨利於本書首章就如電影鏡頭般,將讀者帶回三島自殺當日的現場:由他梳洗和預備行裝、和同伴會合、攻進總部,以至辦公室內的打鬥、陽台演說和切腹斬頭的過程,都一一細緻描述。其後三個章節,亨利就以三個階段順序梳理他的一生:年少時期19251939創作生涯(19401949)和豐饒之海(19501970)。大量的第一手資料,讓本書讀來有小說般的質感。

三島本名為平岡公威,生於東京一個富裕的中產家庭,是家中長子。他天資過人,自少成績已經名列前茅,19歲時曾接受天皇頒授獎章,二戰時因體弱原因從未正式參軍。戰後,他先從精英雲集的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再以優異成績通過難度最高的入職考試,進入大藏省(日本財政機關)任職。以他的能力,在政府平步青雲本應毫無懸念,但三島選擇從事寫作,辭職加入文壇,終於成為後來的全才作家。

日本人的性格充滿種種矛盾,看似水火不容但卻可以和諧共存,三島是這種雙重性的完美體現:自少受祖母嚴格管教下養成柔弱敏感的個性,長大後則熱切追求肉體極致的陽剛美;年少就出現同性戀傾向,卻依然娶妻育兒成為模範丈夫;大半生對政治冷感的他,卻自行成立了小型武裝組織「盾會」,常被標籤成極端右翼分子。在亨利眼中,三島承繼了日本人既溫柔又暴烈的雙重傳統,認為他既是作家,也是武士」,一生都在透過不同方式追求美,因此要了解三島,就必須了解他的美學

事實上,三島的美學在青年時已經建立,成名作《假面的告白》就是他的真實告白。三島認為,只要年輕,暴烈死亡就是終極的美,這個美學概念在小說中萌芽,最終直接影響他決定在肉體到達顛峰狀態,完成長篇鉅作《豐饒之海》後立刻自盡。一切美都是短暫的,這個思想貫穿日本的傳統文學,從八世紀的《日本書紀》和《古事記》,以至十一世紀的《源氏物語》都觸及這個主題。三島的特別之處在於,他一面從傳統文化吸取養分,同時又全力擁抱西方文化,兩者在他身上產生激烈碰撞,成就這位獨當一面的鬼才作家,但也埋下了他自我毀滅的種子。



三島同樣厭惡戰後信奉物質主義的日本社會,覺得國家如同被詛咒,人人都只會向錢看,美好的精神傳統已經死亡。因此,他寧願成為悲劇英雄,也不願在一個他眼中墮落的社會沉淪。197011月,就在三島計劃自殺前不久,他在東京池袋的東武百貨公司舉辦了回顧展。會場以黑色的帷幔襯托一張張照片。三島以這些照片組成了四條「河流」:寫作之河、舞台之河、肉身之河和行動之河,總結45年充滿矛盾的人生。行動之河的盡頭放著他珍藏的日本刀「關孫六」,也就是後來用來砍下他頭顱的名刀。這場展覽就是他精心安排的死亡預告,他的公眾告別式。

一旦化成行動,三島偏執的美學是毀滅性的,但當用於文學創作,產生的美卻是無與倫比。與三島亦師亦友的川端康成,對他的才華最為推崇,也是三島晉身文壇的一大助力。196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他,在三島死後曾對《紐約時報》記者說:像三島這樣的天才,恐怕三百年都難遇一個,《豐饒之海》就是他的傑作。曾翻譯川端康成多部作品和三島由紀夫絕筆的譯者愛德華賽登斯提克(Edward Seidensticker)形容,三島的文風華麗,即使有時顯得賣弄,但卻體現日本失落了的文辭之美。他對古典文學語言的掌握在同代作家中無出其右,如同日本的喬伊斯(James Joyce)。

本書於1974年出版,作者在1999年再版時的後記坦言,經過25年,三島的死仍令他難以忘懷。作為記者,更是作為朋友,亨利試圖向讀者呈現一個血肉分明的三島由紀夫。客觀的筆觸下流露的感觸之情,更是令本書格外動人。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看海的日子  越洋的希望

 《看海的日子》是台灣鄉土文學大師黃春明的中篇小說,主角白梅因生家貧窮,8歲時被養父母接走,14歲時被養家賣到窯子做娼。在風塵中歷盡欺侮、歧視、冷眼及不公平,過著與世絕緣的生活。《看海的日子》就是有關白梅如何不屈於多舛的命途,藉著與一位互有好感的客人歡好成孕,最後懷著小生命離開歡場回到老家,在生母的照顧下安胎,最終誕下孩子的故事。
 
小說在蘇澳的漁港開始,梅過著迎送生涯的妓院就在漁港旁。每當有漁穫的日子,漁港擠滿一批又一批在海裡討生活的漁民。這些討海人,為了捕魚在海上與巨浪搏鬥,日子枯燥辛苦,回到漁港就想找女孩補償。他們一身腥臭、不解溫柔,且力如蠻牛。對這群粗魯的討海人來說,娼妓的身體就是用來發洩性慾的。
 
有一次,梅遇到剛跌入窯子的鶯鶯,被一名喝醉了的兔唇客纏著。為了這小妹妹不一入行就被爛客人蹧蹋,梅自動獻身給這醜男,受盡他的蹂躪和侮辱。這粗野的客人不但弄髒弄亂她剛燙好的頭髪,更令梅嘔心的是被他強吻。完事後,梅把牙刷了又刷,像是要把牙齒刷掉才罷休。黃春明對客人如何羞辱梅有細緻的描寫,讓讀者看到當妓女的悲哀和無奈。
 
被客人視為洩慾工具,倒是預料中事,令梅更感悲慘的是連親人也看不起她。養母經常為梅作媒,但介紹的都是些牽牛補鍋,又上了年紀的老頭。梅覺得不合心意,向養母表示不快,卻換來養母的嘲諷,說她這爛貨不識抬舉。養家雖把她賣去窯子,梅仍視她們為親人,出賣身體換到的錢就是寄回養家,令家中上下過上好生活,養父過身梅也回家奔喪。梅為養家付出這麼多,換來的卻是養母這番傷透她心的說話。
 
看海時生起的盼望
 

黃春明筆下的梅雖然遭家人出賣,受客人玩弄,被養家看不起,自尊心受盡踐踏,卻對人仍存一點善意,對生活仍抱一絲希望。鶯鶯在桃園的娼館認識梅時,與當年被養父母賣至妓館的梅一樣,只有14歲。梅與這小妹妹很投契,因感到同命相憐而。這對風塵姊妹更試過被兩位客人同時看中,隔著薄壁一路與客人幹活,一路閒話家常。梅因此被客人怪責不夠專心而被掌摑,但想到淪落風塵,仍能與妹妹苦中作樂,她亦懶理被罵受打,繼續與鶯鶯攀談。
 
因風塵生活漂泊不定,梅不久亦與鶯鶯失去聯絡,卻在乘火車回養父母家奔喪時再次遇上這結拜妹妹,並看到那位對她百般溫柔的丈夫和懷中小孩。望著鶯鶯的孩子,看到乘客對手抱小孩的鶯鶯非常友善,梅感受到妹妹臉上流露的幸福。火車剛經過宜蘭,梅看著大海,突然找到人生的盼望,決定無論有多困難,也要像鶯鶯般生個孩子。
 
生孩子的希望令梅的迎送生涯不再是一味受苦,她等待一位好客人的出現,上天亦讓她遇上榕。黃春明塑造的榕,是一位笨拙害羞,歡好時會關心梅感受的男人。梅生活的社會不容妓女有希望,梅也曾勸告鶯鶯不要跟客人動情,但這次,連梅也控制不了自己,她喜歡榕的體貼,投入地與榕幹了一趟。完事的一刻,她生出一個希望,一個令她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回到老家產子
 
與榕完事後,梅便離開漁港回到桃園坑底的生父母家。老村民對梅的親切態度,童年的回憶,與母親哥哥的重聚都令梅心靈得到洗滌。梅回到老家後,好事更是接二連三地發生。先是政府改變原先的計劃,不收回村民用來種蕃薯的地,使得梅一家有了自己的土地,不愁生活。聰明的梅更提議村民將坑底種出的蕃薯分批運到市集,令蕃薯賣價上升,坑底人收入亦因而增加。最令她最雀躍的是,她確定自己有了身孕。
 

懷孕雖令梅對前路充滿憧憬,黃春明卻有意安排她經歷多次險阻才能誕下腹中小孩。當梅在老家安胎,肚大便便時,坑底卻遇上一場風暴,她家的一道牆也抵受不住而塌下,幸好他們躱在枱下才保住骨肉。梅的生產過程亦如她人生般痛苦,在羊水差不多流光時仍看不見嬰兒露出頭來,醫生也為她著急,勸她要在母子間作出抉擇。痛得死去活來時,梅用盡最後的一把勁把兒子產下。
 
在小說結筆時,黃春明寫梅抱著她的孩子,為了讓孩子見到父親一面而坐上駛向漁港的火車。梅上次坐火車回養家時遇到一位有意刁難、奚落她的客人,使她從骨子裡生出一種寒冷、孤獨的感覺。這一次,火車上的乘客主動讓位給抱著小孩的梅,友善的目光拿去了那道把她與世界隔絕的牆,讓她終於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一份子。
 
黃春明於1935年出生於宜蘭羅東鎮,是台灣60、70年代鄉土文學的靈魂人物,長大後到城市工作,但對鄉土卻保留濃厚感情,作品充滿對漁港、漁民、大海、農村、小鎮、田野等的回憶。他愛寫基層小人物如何在困難生活中奮鬥,洋溢著人與人之間,人與土地之間濃濃的感情。其中,《青番公的故事》、《孩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就是黃春明鄉土小說的代表作。《孩子的大玩偶》和《看海的日子》更被改編成電影。
 

30年前,台灣文藝風在香港校園盛吹,我亦慕名看了電影版的《看海的日子》,依稀記得是一個關於妓女的故事,由陸小芬扮演白梅,其他便沒有甚麼深刻感受。30年後再看原著小說,卻像開竅般看到希望對人的重要。
 
《雨夜花》
  
當年鶯鶯曾愛上了一位客人,梅教訓她歡場沒真愛。為悲苦的命途感慨時,她們一起唱《雨夜花》。梅說,她們就像歌詞中的雨夜花,是風雨中一朶脆弱的花,風吹雨打,花謝落土,不會有歸宿。後來,她與榕歡好後決定告別風塵回到老家安胎。在回家的火車上,梅聽到的再不是雨打花聲,而是澎湃的海浪聲,並感到海浪一點點地清洗她的心靈。到她手抱兒子乘火車回漁港找榕去,在火車上再次看到大海時,她對兒子說,長大後不要像他爸爸討海幹活,要坐船越過大海讀書去,做個了不起的人。這刻的梅已尋回做人的自尊,對前景有著無限的盼望。
 
梅天生美麗、聰明,但命運對她非常殘忍:被生家離棄,遭客人凌辱,受社會白眼。這樣的生活景況非常黑暗,但為了誕下嬰孩,梅學懂好好活下去,這目標亦改寫她一生。之前我不明白這道理,因為我仍未經歷人生的真正困難。今日,我所以能夠明白,不但因為我學懂對前景要常存一點盼望,更因為我看到今時今日的香港,正經歷一場翻天覆地的運動,很多人正為改寫社會的命運不惜付出一切,為孕育他們的嬰孩而看著遠方的大海。
 
 
後話: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的《雨夜花》旋律動聽,是台灣日治時期台語流行歌曲,《雨夜花》唱片於1934年推出。鄧麗君亦唱過此歌,並能唱出固中哀傷林夕按原曲填上廣東話歌詞的《四季歌》,由香港歌手黃耀明主唱。
 
《雨夜花》歌詞
 
雨夜花 雨夜花 
受風雨吹落地 
無人看見每日怨嗟 
花謝落土不再回 
雨無情 雨無情 
無想阮的前程 
並無看顧軟弱心性 
誤阮前途失光明
雨水滴 雨水滴 
引阮入受難池 
怎樣乎阮離葉離枝 
永遠無人通看見 
花落土 花落土 
有誰人通看顧 
無情風雨誤阮前途 
花蕊若落要如何 
雨夜花…

2019年12月1日星期日

讀《讀屏時代:數字世界裡我們閱讀的意義》

身為電腦陪伴成長、習慣屏幕閱讀的一代,當我在書店見到有興趣的書本時,除了看看圖書館有沒有館藏,下一個動作往往是查查該書是否已有電子版本。對我而言,電子書方便在不同地方隨時用手機閱讀,包括上班時人多擠逼的車廂,不知不覺增加了不少零碎的閱讀時間。不過,雖然效率提升和方便攜帶,但因為是數碼資料,不少人認為電子書只是像看網頁一般的瀏覽,不算是真正的閱讀。《讀屏時代》這本書嘗試從多方面比對紙本書和電子書的分別,從而解答這個問題:當內容的載體改變,閱讀的本質是否也隨之而變化?這種改變對我們而言是好是壞呢?

作者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語言學教授,曾經出版多本語言類作品,近年一直研究電子媒體的語言問題。在本書,她的研究目光放得更闊,透過分析兩種閱讀媒介的特點,整理閱讀這人類由來已久的認知行為到底是如何步步演化,走到今天電子閱讀抬頭的局面。除了紙本書較舒適和電子書較疲累等經常談及的論點,她進一步將討論伸延到一般讀者較少留意的範疇,例如在「閱讀的社交性」一章,便有研究資料顯示部分讀者選擇電子書是因為方便把自己的標記和筆記與他人分享,Goodreads等閱讀型社交網站正切合了希望向別人展示讀了甚麼書的讀者的需要。談及電子書的優點,不少人都會想到環保因素,因為可以減少印刷和紙張消耗,但是作者提醒我們也要電子閱讀催生我們對電子閱讀設備的要求,例如平板電腦和電子閱讀器,因此對環境的影響並非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

作者要探討的核心問題,是閱讀的本質會否受電子媒介的衝擊而改變。很多研究已再三證明,無止境的資訊供應和無間斷的網絡連接,已經導致我們的專注力大大下降,時時分心,全神貫注地閱讀對很多人而言已不再是易事,因此很多人使用電子設備也只是用來瀏覽文件,或是閱讀輕鬆的小說。因此,作者認為此趨勢會令寫作也變得片段化,以迎合讀者在短時間內看完,而且不用特別思考的需要。現在追求情節高潮迭起的網絡文學正是順應要求,網絡小說在中國大陸更是大行其道,成功走入主流群體。而電子閱讀另一個更深遠的影響是,作者認為閱讀的核心關鍵就是深度閱讀,我們透過反覆同一文本來吸收書本內容,使其變成自己的一部分,紙本書正是最適合重讀的媒介。以下是作者認為真正意義的閱讀:

「重讀使我們鮮明地感受到了我們──像我們重新讀的這本書一樣──哪裡變了,哪裡沒變。書籍有助於塑造自我。」

相信很多讀者都會認同,一本有份量、有質感的實體書,上面寫了每次閱讀時的筆記,還有不斷翻閱造成的痕跡,隨著歲月像紅酒一樣變成陳年佳釀,這是電子書永遠都不可能取代的。但我個人覺得,電子設備和互聯網的普及,尤其是通訊軟件的流行,確實佔據了我們很多時間,因此如要增加閱讀時間,儘管體驗較為遜色,電子書確是一個折衷辦法。同時我們也值得去問,電子書是否就無法進行深度閱讀呢?書中引述了一個慢讀電子書的建議:

• 並非比紙質書篇幅短、閱讀速度快或者容易閱讀
• 並非改良版的電子書(也就是說裡面是文字而不是聲音或圖像)
• 讀的時候要「一個人,暫時與外界隔絕,在那一刻沉浸在書創造的世界中」

這差不多就是我目前使用Google Play Books閱讀電子書的方法。能夠自我設限,透過專注和紀律去閱讀電子書,發揮其便利和即時的優勢,同時也繼續欣賞紙本書的優點,如果內容吸引,即使閱讀了電子書仍然會買紙本書重複閱讀,建立個人的圖書館時時翻閱,相信這方法是兼顧兩種閱讀方式的一個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