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星期二

在世界閱讀日,我們來談談寫作

在影像大行其道的數碼年代,文字媒體的影響力已今非昔比。但作為以書評為主的社交媒體專頁,我們仍認為文字博客是最適合表達所思所想的溝通媒體。因此,我們以每週一文的頻率分享閱讀或觀影心得,一邊刺激自己整理思緒,一邊跟讀者分享閱讀樂趣。

每次發文,除了是一次閱讀整理,也是一次風格探索。每篇文章都反映不同成員獨有的思考方式和表達取向。儘管篇幅有別,但總括而言我們的評論可分成兩類:一是以觀點主導,較重理性的分析型書評,務求向讀者傳達觀點和看法;二是以畫面主導,較重感性的描寫型書評,透過重構作品的畫面來傳達個人感受。我們對不同類型的作品都有所涉獵,但文史哲是我們重點的分享領域。

我們每次寫作,其實都是在回答自己發出的問題,不過我們問的並非是要如何堆砌文字,或如何起標題吸引眼球,畢竟我們不是追求點擊率。我們問的是:我要向讀者傳達什麼訊息?我想他們感受到什麼?當這問題回到自身就變成:我究竟有多理解這本書?我的感受到底有多強烈?這種叩問,不但有助我們換位思考,拉近跟讀者的距離,更有助的,是拉近我們跟自己的距離,這亦是我們不斷寫作的一大動力。

徹底了解想要表達的東西,然後用簡單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是《傳達力》一書認為溝通能力良好的人須具備的。作者池上彰是日本名記者,主持的電視節目在當地深受歡迎,他平易近人的風格深得不同階層觀眾的好評,本書是他一本暢銷作品,銷量超過200萬冊,有溝通領域聖經的美譽。究竟,這位溝通聖手有什麼成功的竅門?

池上從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成為了日本放送協會(NHK)的記者,曾主持《周刊兒童新聞》。從事這個節目的一大挑戰,是要把複雜的新聞事件,向知識水平和社會經驗都遠低於成年人的兒童講解清楚。這個過程讓他發現,原以為懂得的東西,只要小朋友追問下去就答不出來。這令他明白自己離真正了解事物仍大有距離。因此,他坦誠自己的一知半解,然後在查資料下了更大功夫,並漸漸得到小朋友歡迎,因為他們能夠聽懂池上要分享的話題。這點,其實也是我們寫書評追求的目標。

另一點對我們寫書評很有啟發的地方是,他在書中非常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坦言:「以書寫為業的人,像是大部分的作家,其實從年輕到現在,都是不斷地大量閱讀。」他認為不需要學速讀術才能大量閱讀,只要認真把握空餘時間一定可以大幅提升閱讀量。雖然閱讀不同題材的讀物都很重要,但池上認為要提升表達能力,閱讀小說就是最佳途徑:「跟對方傳遞訊息的時候,必須讓對方浮現出自己想傳遞的影像。要學習影像傳遞,閱讀小說是最適合的方式。」這點,我們好幾篇書評和影評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那位成員就非常愛讀小說。

這本書雖然沒有提出什麼新鮮的論調或技巧,但我們都知道,高手往往都是把簡單的東西做到完美無瑕,並沒有什麼奇技淫巧。閱讀和寫作都是永無止盡的探索過程,途中難免會有碰壁和迷失的時候,池上這本簡單而內涵豐富的書,正好提醒我們勿忘出發點:寫博客不是為了自我滿足,而是跟讀者進行溝通和交流。

2019年4月20日星期六

習茶道的幸福 看電影的美好——《日日是好日》影評


2018年底上映的電影《日日是好日》,改編自森下典子的原著《日日是好日─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小說透過主角學茶25年的經歷來談人生,對四時變化和五官感受都有細膩描述。大森立嗣運用電影的畫面和音效填補文字留下的空白,更形象化地呈現小說的意象,讓觀眾更容易投入原著絢麗多姿的五感世界。


日本平安時代的僧人最澄和空海把茶的種子從唐代中國帶回東瀛,茶道自此傳入日本。到戰國時代,「茶聖」千利休將之發揚光大,成為日本文化一大支柱。他對美非常執著,曾回答織田信長:「美,是我說了算。」利休對茶具、書畫、建築,飲食、庭園都有獨到的美學觀。從他開始,茶道才真正超越味覺享受,昇華為美的體會。在電影《日日》的鏡頭下,無論是茶具、茶室、茶會,以至茶人都極具美感,吸引我一看再看。

生死難料 枯榮無常

電影以茶道為主軸,多幕戲都是拍攝武田老師向典子和她表妹美智子(原著的道子)教授茶道的過程。在老師的小茶室內,榻榻米上沒一件多餘雜物,只有數件簡單茶具,加上壁龕的插花和書畫,給人窗明几淨的感覺。在這簡單的場景,總是身穿和服的老師向打扮端莊的典子和美智子傳授茶道,這幅由茶室、茶具、茶人組成的畫面傳達出一種簡樸美。雅緻的茶室旁是一個日式庭園,庭園的翠綠對比茶室的素淡,色彩反差已是一種視覺享受,加上茶人的嫻雅舉止,便是一幅很有意境的人物畫。


每年11月上旬,日本茶人都會將5月採摘後裝起的茶葉解封,用地坑上的火爐來泡茶,是為茶人的正月。電影有幕講述老師在一次正月的茶會向學生分享「一期一會」,囑咐大家要珍惜每次沏茶、茗茶的機會。茶會完結後,身穿和風披肩的典子跟同學雪野走進一條滿地紅葉的小巷,談起「一期一會」。雪野向典子談及千利休的故事,說在戰國時代的亂世,今日見到的好友,明天可能已不在人世,所以人人都會抱持最後一次見面的心情相聚。到此,她們在鏡頭前停下,看著肅殺秋色,聽著颯颯秋風。這幕不但唯美,更拍出了生死難料、枯榮無常的味道。


瀑布的隆隆水聲

電影鏡頭拍得美,聲音的處理亦帶禪味,雨聲中悟道一幕便拍得非常精彩。在這幕戲,典子正迷惘是否要繼續學茶,茶室外卻下起滂沱大雨。鏡頭落在閉上雙目的典子,雨勢由小變大,撞擊樹葉、屋簷、石水砵的聲響此起彼落。觀眾與典子在雨聲中一起領悟字畫「日日是好日」5個字的深意。另一幕拍攝典子欣賞壁龕只寫上「瀧」(即瀑布)的字畫,鏡頭一路拍典子看字畫,一路把字畫長長的墨汁變成瀑布飛濺的水花。瀑布水聲隆隆,觀眾不但看到典子像被水沾濕的表情,更感受到她打開心扉,走進書畫精神世界的滿足。

原著的道子並不特別搶鏡,但電影的美智子卻有不少戲份,有些更是小說沒有的情節如美智子在溪旁向典子告別一幕便很悅目:坐在清溪旁的她向典子說感到工作缺乏意義,計劃回東北老家相親。當知道美智子不再一起學茶時,典子低頭不語,只餘潺潺水聲。導演透過這含蓄而詩意的畫面,娓娓道出人生孤獨的況味,餘韻無窮。


電影由黑木華飾演典子,多部未華子飾演美智子,武田老師一角落在國寶級演員樹木希林身上。導演選角獨到,黑木華不如新垣結衣石原里美等耀眼,但穿上便服和束起馬尾的她卻散發鄰家女孩的親切。她表情含蓄,演活典子的內斂和尋找理想過程的不知所措。電影一幕講述典子被老師批評沏茶手法不夠純熟,又碰上婚姻計劃觸礁,在人海中頓時迷失方向。她獨自站在月台上,先是若有所失,進而哭崩,層次非常複雜,但黑木華拿捏得恰到好處。現年29歲的她早東京小屋的回憶》(2014綻放異彩,其後主演夢之花嫁成熟。年紀尚輕就有此功力,前途無可限量。


日本美學的物哀精神

原著用未經污染的山間水來形容武田老師動作的優美。導演選擇樹木希林扮演這位舉止文雅的茶道老師,令電影更為可觀。典子父親病逝後,老師坐在典子旁,表情憂傷但沒有多說安慰,只輕拍典子的手,與學生一起飲泣,簡單一幕盡顯她爐火純青的演技。穿深色和服的老師和黑色喪服的典子並坐,抬頭看到櫻花飄落,如此意境令人聯想日本美學的物哀精神。這幕小說沒有的戲令老師更人性化,是導演成功的一筆。樹木希林獲獎無數,無論是甜味人生》中渴望自由的麻風病人,還是小偷家族》中壽命將盡的老婆婆,演出都是細緻入微。《日日》於201711月開拍,拍至中段,患癌超過10年的她已非常虛弱,最終在去年9月病逝,本片亦成為其遺作。


日本首位諾獎得主川端康成,在196812月頒獎禮上發表著名演說「日本的美與我」。他定義甚麼是美時,引用矢代幸雄的一句詩:「雪月花時最懷友」。川端說雪、月、花3個字表現了四季的推移,而在看到美景時,人會想與別人分享。川端認為,美是這種打動人心的感覺,能誘發人與人之間的依戀,而「雪月花時最懷友」亦是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在大銀幕看《日日》,美麗的畫面固然醉人,但更引人細味的其實是典子在茶道中的成長:她對老師傳授茶道的感恩之心,對事業失利、失戀、喪父等憾事的感傷,以及背後那份對人間的依戀。

我共看了此片4次,每趟都像穿越時空,到了一個恬靜的日式庭院賞花茗茶。雖還沒緣修習茶道,未能像典子領略學茶的幸福,但能暫時拋開凡塵雜念,靜靜欣賞一部好戲,已很美好。

2019年4月15日星期一

五四的幕後英雄——讀王雲五《談往事》


讀王雲五的《談往事》時忽然想到,今年正好是五四運動的一百周年,提起五四,不少人會想到胡適、魯迅、徐志摩、冰心等文壇巨星,大概比較少人留意在幕後默默工作的出版商,其實當年新文化得以燎原之勢席捲全國,掀動時代思潮,實有賴書籍報刊的廣泛流傳,別忘記那是沒有電子傳媒的年代,收音機相信也不普及。王雲五就是當年出版業翹楚,掌管192030年代的商務印書館,出版《萬有文庫》、《人人文庫》叢書,又管理上海的東方圖書館(前身是涵芬樓藏書室)。


今天在香港聽過王雲五的人也許越來越少了,他是廣東香山縣(今中山縣)人,1888年生於上海,家境不太富裕,少年時在五金店當學徒,晚間修讀英文,其後考入同文,英文突飛猛進,19歲在中國公學教授英文,胡適一度是他的學生。其實他正式上課的日子不多,學問泰半自學得來,最為人稱道的壯舉,是每月分期付款購買《大英百科全書》共35冊,用了3年時間通讀一遍。在回憶錄中他承認,這份心力如果專攻某一範疇,必讓他成爲專家,但這種博而不精的讀書方式,正好成就他日後擔任出版商時的眼界和觸角。胡適那本劃時代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最初就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

我手頭的《談往事》是傳記文學出版社1981年再版(初版1964年),對今天的讀者來説,這個版本的排版實在不太友善,字體不足3毫米,並且排得密密麻麻,當然沒有圖片,所以我讀這書時頗爲吃力,但可感受到那年代的貧乏。全書由16篇文章組成,最感動我的是〈兩年的苦鬥〉,講述1932年上海的商務印書館被日軍炸毀後,他如何重建業務,真是可作危機管理的範例。首先是人事,那時上海商務員工3700餘人,生計頓失下作出善後安排,紛爭難免,加上眾多債主上門追討,窘困可想而知。其間他父親過世,對他的打擊也頗沉重。另一項難題,是要趕及9月前印好新學年的教科書。結果憑著機智和意志,他終於度過難關,例如動員商務在香港和北平的廠房,雖然這些設施的生産力只有上海的十分一,但可以擴充,幸好英國某機器公司願意以低價售予印刷機,並容許分期還款。此外,戰火把業務記錄毀滅了,但他靠記憶和簡陋的筆記,竟然可以重新安排業務。看到這些絕處逢生的經驗,不禁叫人振奮,並且感受到,就是工作上遇到重大挫折,只要堅持下去,保持奮鬥的心,難保不會有轉機。


至於其餘15篇文章,涵蓋他從事出版業的經歷,經營東方圖書館的趣事,改善中文圖書的分類法,發明四角號碼檢字法的緣起,到歐洲諸國考察三個月,拜會當地出版業人士的見聞,在大陸和臺灣從政的經驗,和他與社會賢達,包括孫中山(他曾任孫的秘書)、蔡元培、高夢旦、朱經農等的交往,他一生真是多姿多彩,這裡不能一一細説。總括來説,讀這書,恍如一位生命力旺盛的長者,對我娓娓道出他一生如何為廣大市民謀幸福。結束本文時,我想引用他晚年發表的《反李白春日醉起言志》,這詩正好道出他的志向和人生觀:


2019年4月7日星期日

翻譯之難——讀《Conjecturing Hong Kong’s Future Lam Hang-chi’s Editorials from the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1975–1984》


翻譯的目的,是盡可能以另一種文字,把原文的內容和風格還原,務求令譯文讀者得到接近原文讀者的感受。看似是簡單的文字轉換工作,但當中困難,唯有親身經歷過才能了解。各種翻譯題材當中,又以文學翻譯特別困難:如果原文是一流文字,譯文也須有一流水平,也就是說,要譯一流的小說,譯者本身也要有寫出一流小說的能力。因此,作品寫得多好,也要遇上功力和才情都匹配的譯者,才能以優秀的面目呈現給外文讀者。


《信報》創辦人林行止是香港鼎鼎大名的散文家,多年來筆耕不斷,以其論點精闢、旁征博引的社論飲譽本地文壇,號稱「香江第一健筆」。去年,他的一本19751984年的《信報》社論結集出版了英譯本,記錄了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前,林行止引領香港人摸索前路的軌跡。要翻譯這位社論巨匠的文字,可謂極度艱巨的任務,而膽敢接下這項任務的不是別人,就是他的千金,曾任《信報》執行董事的林在山。

作為譯者,林在山的資格無須懷疑:英國劍橋大學英文系學士、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系(法律及經濟)碩士,也持有新聞專業文憑和多年的新聞實戰和撰寫專欄的經驗。然而,她在博群書節的講座上指出,雖然她很享受翻譯這本書的過程,但她其實對翻譯持保留態度,認為只要懂得原文,便沒有看翻譯的理由,所以她翻譯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向英語為母語的讀者,介紹香港處於非常時期的這段珍貴歷史,日後也會繼續出版第二和第三部翻譯結集。


成功翻譯的基礎在於理解正確。除了專業背景有助她透徹理解原文外,林在山遇到查不到或不清楚的地方,還可以直接詢問父親,這是其他譯者無可比擬的優勢。講座上有讀者問她,翻譯父親的作品會否有壓力?她坦言沒有,父親對她如何處理也沒有干預。我想,這是一種作者與譯者的一種理想默契,雖然大家是親人關係,但以專業態度對待:譯者對作者充分了解,作者也對譯者充滿信心,使譯作以譯者期望的面目呈現給讀者。

作為從事翻譯的讀者,我很有興趣知道,一位近乎擁有完美條件的譯者的英譯,究竟可以達到何等程度?這位香港頂尖評論家的英譯作品,又可否與英美一流文章比肩?在我眼中,這類文章的模範莫過於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卷首的Leaders,那種有級數而不賣弄的英語,時有精彩的比喻和難以翻譯的雙關語,無論對語氣和節奏的控制都是恰到好處。我知道這是苛刻的比較,但覺得林行止配得上這樣的譯文,也期望林在山可以做到這樣的效果。

她的譯文無疑很通順妥貼,對地道的港式用語也下了一番心思(例子見文末的媒體訪問連結)。她屬意將原文的長句變成短句,這處理方法的確令文章流暢可讀。只是,我一篇一篇的翻閱,還是找不到細讀和讀完全書的衝動。為什麼?也許因為譯文實在太過平淡,缺乏亮眼的文字處理,文章標題也缺乏神采。原文的意思得以傳達,但沒有以英文說出來的感覺,離《經濟學人》那種上等英語似乎很有距離。

這再次令我感到,即使學習英語多年,甚至有豐富的留洋經驗,中國人要寫出真正地道的英語還是非常困難,要把中文譯成地道英語更是難上加難。然而,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彼岸,正是鼓勵我們不斷學習和改善的動力。我建議對本書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林行止的原文來讀,如對林在山的觀點感興趣,則可以找相關訪問和影片來看。


伸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