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0日星期六

從看見到發現-蔡天新的歐洲行腳

經讀書會書友介紹,我認識了蔡天新這名堪稱怪傑的內地學者、詩人兼作家:他是浙江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專攻數論,同時著有面向大眾的《數學大歷史》、《數學的故事》和《數學傳奇:那些難以企及的人物》;他兩度獲得國際詩歌獎項,著有《現代詩100首》和《漢詩100首》等;他寫散文,著有回憶錄和多本散文集;他還是旅遊作家,足跡遍及全球百多個國家,著有數本旅遊隨筆。此外,他還是一名攝影師,著有《從看見到發現:一個人文主義者的攝影集》

看過他的背景和作品列表,我知道,要了解他並非易事,一來我對詩歌認識尚淺,新詩尤其如此,二來數學是我最弱的科目,拿起數學書的意欲不大。那麼,屬於旅遊文學的《歐洲人文地圖》應該是理想選擇了。我相信,這位跨界作家的遊記,必定會流露他不同範疇的學養和才情。或者,飽覽歐洲的人文風景過後,我還可以欣賞到他充滿詩意的文字,甚至順道了解歐洲的數學歷史,一舉三得

結果出乎意料

作為散文家的蔡天新,在這本書的文字非常冷靜客觀,沒有比喻等華麗的修辭,人情物事的描述也甚少,有的是對每個國家人文歷史的精要敘述,輔以個人遊歷的品味和觀察,以及一張張精彩的攝影作品。短短千來字的小品文,有如一段段無綫新聞內的《寰宇掠影》,概述該國的地理和歷史背景後,再介紹傑出的文化貢獻和知名景點。對於聲名顯赫的大國,他對其人文貢獻的標準會較嚴苛,對於較少人留意的小國,他則盡量突出其貢獻,力求做到平衡

以整體角度來看,閱讀此書如同坐上一客暢遊歐洲各國的長途列車,先由最熟悉的西歐出發,取道南歐,再到北歐,穿過中東歐後,來到原蘇聯地區,最後到達巴爾幹半島。這時不難發現,歐洲這個歷史悠久的大舞台,上演的文化劇場原來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豐富百倍。除了一眾耀眼的主角,那些相對而言的配角(很可能是通過歐洲國家杯認識的小國),戲碼仍然精彩,耐人尋味。讀過此書,那些相信今生也未必會踏足的歐洲國度,頓時顯得親近多了

英國:歐洲體外的心臟

由於對歐洲認識不多,也慚愧地未曾到過,我不免先行閱讀西歐部分,英國一節印象尤為深刻。根據蔡天新寫的《後記》,這篇很可能是本書的源起。他在文中說,多年前一個秋天,看到一位母親帶著幼年兒子上學,這個情景讓他心生觸動,彷彿兩人之間由一根無形的線所維繫,因此想起「體外的心臟」這個鮮活的搭配。後來在1995年,他看到一幅歐洲地圖上英倫三島的島嶼輪廓,頓生靈感,寫成《英國:歐洲體外的心臟》一文。這篇文章展開他長達25年的寫作遊歷,推動他踏遍冰島以外所有的歐洲國家。在此書初版面世後10年,即2021年,他出版了姊妹作《美洲人文地圖》,可見無論思緒和腳步,他仍然沒有放慢下來

這些小品文聚焦每個國家的人文景觀,即使沒有直接談及歷史大事,但互相對照,也每每令人深思。再以英國為例,它與歐洲若即若離的關係,歷來引起不少衝突。蔡天新在書中道出,英國人自己習慣如外人般稱歐洲大陸為歐洲,可見他們除了地理外,心理上也有意把自己排除在歐洲以外,疑歐情緒由來已久。2016年英國正式公投脫歐,震撼全球,或許是文化基因早已埋下的種子。劍橋大學國際關係歷史教授西姆斯(Brendan Simms)2016年出版的《千年英歐史:英國與歐洲,1000年的衝突與合作》中有這樣的論述:英國脫歐無可避免,因為英國不願放棄國家主權,加入由德法主導的所謂歐洲聯邦,同時,英國願意為此付出經濟代價

On the Historical Unity of Russians and Ukrainians

到了2022年,俄羅斯不顧國際施壓,在2月悍然揮軍烏克蘭,引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衝突,至今歷時一年半仍未見平息。在此書中,兩國的章節如地圖位置一樣相連。蔡天新在《烏克蘭:演奏家的搖籃》中寫道:「烏克蘭的面積在歐洲僅次於俄羅斯,9世紀的東斯拉夫人在第聶伯河流建立了基輔羅斯,那是一種相當發達的受拜占庭影響的文明,在11世紀時達到顛峰狀態,基輔成為當時東歐主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直到1240年,她才被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台摧毀,於是才有了取代基輔的莫斯科。」俄羅斯和烏克蘭,在12世紀分別分裂自東西兩邊的斯拉夫古國基輔羅斯(Kievan Rus)。在這個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下,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21年時撰文就聲稱,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同一人民,一個整體」

From Seeing to Discovering

書中除了精彩的攝影作品,也有不少作者參加學術會議時和朋友的留影,親切得如在閱讀他的博客。其中一幅相片,是他2019年獲邀在英國舉行講座的宣傳海報。搜尋之下,發現他同年來過香港理工大學舉辦相同的講座。他以「From Seeing to Discovering」為題,探討科學和人文的關係,以及跨學科研究產生的化學作用。他認為,在任何學科和領域,都有一個從看見到發現的過程。對此,我深感認同,學習無法脫離某種方式的閱讀,而閱讀這個行為,正是這個過程的最佳體現

雖然蔡天新的《歐洲人文地圖》沒有詩情畫意的文字,也沒有提升我的數學水平,但他讓疫情以來已習慣足不出戶的我,再次感受到安心出行確是樂事。儘管世界發展紛擾,即使人生未能預料,但我們仍可帶著地圖和書本去旅行,也可以享受色彩斑斕的香港夜繽紛。如小說作家畢飛宇在此書封底寫道


「我喜歡在旅途中閱讀蔡天新,尤其是在飛機上。他的文字很像窗外的風景,高、遠、亮,或者黑。蔡天新在誘惑我們遐想。

2023年9月23日星期六

另類歐遊指南

每次踏足歐洲,都不禁望洋興嘆,站在燦爛輝煌的文物古跡面前,頓覺自己太無知了,但這是無可奈何的,畢竟歐洲自古希臘以來,歷史文化深厚無比,特別是羅馬帝國崩潰後,列國崛起,各領風騷,叫人目眩神馳,歎為觀止,窮一生精力研究,也未必有通盤認識。作為偶爾路過歐洲的門外漢,我但求獲得一鱗半爪便已滿足,蔡天新的《歐洲人文地圖》,正合我的需求。

單以書名來看,《歐洲人文地圖》看似平淡,但要名實相符卻絕不容易,因為地圖必須涵蓋所有國家,不能只聚焦英法德意。本書過人之處,在於内容確實囊括多達45個國家,其中西歐、南歐及中東歐各有8國、北歐5國、巴爾幹半島9國、前蘇聯地區有7國,可謂鉅細無遺。當中有些袖珍國度,面積比香港還小,例如不足2平方公里的摩納哥和不足半平方公里的梵蒂岡。安道爾、聖馬力諾及列支敦士登等被很多旅遊書冷落的小國,這書也同樣以相約篇幅介紹。

     作者各以一千多字介紹每個國家,文章雖短,卻清楚勾畫出該國的人文景觀,當中難免涉及主觀取捨,但大致中肯,我也頗為認同。以法國為例,作者認為該國在藝術領域持開放態度,不實行保護主義,所以有容乃大。在二十世紀,從立體主義到超現實主義,就算不是先在法國出現,也肯定少不了法國藝術家的份兒。另外,法國人與生俱來的表演才能為人稱道,這其實和語言有關:法語的圓唇音(9個)比其他語言多(英語2個,德語5個),因此說話時表情特別豐富,連貫發音時輔音用得比英語少,聽來猶如唱歌。

     又例如地處歐洲邊緣的英國,該國人民普遍稱歐洲大陸為歐洲,有意無意間把自己排除在歐洲之外,頗有意味,2016年英國終於脫歐,可說甚有來由。英國的興起,源自女皇伊麗莎白一世,她與蘇格蘭簽訂和平協議,結束了與法國的長期戰爭,還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自此國運扶搖直上。在文化領域方面,英國出產了科學的牛頓和文學的莎士比亞,足以傲視歐洲群雄,但在音樂和造型藝術方面,成就明顯較為遜色。

     至於德國,由於缺少溫暖的天氣和迷人的海岸綫,所以德國人不如拉丁民族般浪漫,比較注重實用、紀律和美觀,奔馳汽車和德國足球是顯例。此外,德國人擅長抽象純粹的思考,哲學、數學和音樂成就驕人,這三者分別是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藝術領域裏最純粹和抽象的科目。

另一值得稱道的地方,是本書各篇章的標題充滿心思和識見,往往一針見血:英國是《歐洲體外的心臟》,英國人普遍不認為他們屬於歐洲大陸,但英國在歐洲的角色卻舉足輕重;意大利是《地中海的寵兒》;波蘭是《蕭邦的祖國》;瑞士是《永遠的中立國》;丹麥是《美人魚的故鄉》。至於瑞典的《電影明星與導演》,令我想起曾經看過英格麗·褒曼主演的《意亂情迷》和英瑪·褒曼導演的多部電影,無不動人心弦,要數瑞典文化代表人物,他倆絕對當之無愧。至於愛爾蘭的《夏日最後的玫瑰》,原來是一首民謠,好奇上網試聽,有驚豔之感。

這書在編排上也非常用心,每個國家都附上一頁列表,羅列該國面積、人口、首都、山脈、河流、海岸綫長度、國花、主要宗教等基本資料,一目瞭然,尤為精采之處是列出數個關鍵詞,方便讀者自行搜索研究,例如比利時的關鍵詞是啤酒、巧克力、雙語、顔料,荷蘭則是風車、運河、海堤、鬱金香。

不得不提的,自然是跨越文理鴻溝的作者蔡天新。所謂文理鴻溝,是指精通文史哲的人,數理化往往一竅不通,反之亦然,兩類人活在平行時空,老死不相往來。蔡天新是例外,他一方面是數學家,現任浙江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另一方面是詩人、隨筆和遊記作家,曾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2013年獲貝魯特Naji Naaman詩歌獎,2019年獲達卡Kathak詩歌獎。上一輩文人中有這樣能耐的,大概只有陳之藩和張系國,前者是散文家兼電子學教授,後者是科幻小説家兼電腦工程師。此外,蔡天新遊歷歐洲超過20次,到過冰島以外的所有歐洲國家,所以這書除了反映他讀過的萬本書外,更包含他走過萬里路後的所見所聞。他近年還寫了《美洲人文地圖》,相信也會像這本歐洲版般有趣。

得力於他的背景,蔡天新介紹每個國家時,不會只聚焦文學、音樂和藝術,也同時兼顧自然科學,例如奧地利的標題是《音樂與豌豆》,音樂是不説自明的,奧地利的音樂大師多如天上繁星。至於豌豆,是指孟德爾在修道院做豌豆的雜交試驗,開啓了現代遺傳學。又例如巴黎,他留意到有超過100條街道、廣場和地鐵站,是以數學家命名的。

總而言之,我看了這書之後,猶如在紙上快速瀏覽歐洲的人文景觀,對於歐洲這片土地更加悠然神往,期待下一個長假期,再親身去遊歷。 

2023年9月10日星期日

因緣.再會—看電影《從前的我們》

在流行小說《那年五月,他和她遇上了》上的封底讀到:

這正好是電影《從前的我們》最好的註腳。

《從前的我們》(Past Lives)Celine Song自編自導的首部電影作品,取材自身移民經歷,帶有濃烈的個人色彩。她以從容不逼的節奏,娓娓道出一對男女在24年間跨越首爾和紐約的離合聚散,淡然有致,既寬懷,亦哀傷,充滿對命運和愛情的思索。

命運的安排

小時候,海聖與娜英兩小無猜,無所不談,但娜英後來隨家人移民加拿大,並改名Nora12年後,兩人通過社交網絡重新聯繫,卻因為各自追求學業而中斷聯繫;又一個12年後,Nora已跟美籍丈夫Arthur結婚多年,在美國扎根,海聖卻對她念念不忘,決定到紐約探望。

步入中年的當下,儘管人事早已全非,海聖和Nora坦然迎接這場遲來了的久別重逢。Nora盡地主之誼,與海聖漫遊紐約,細訴兒時往事。臨別的一個晚上,她回答了海聖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疑問,送上一個勝過千言萬語的擁抱,然後正式向曾經擁有的美好告別。

放下和告別

對於海聖,他告別的是他認為命中注定的女子。這個仍如昔日般害羞、溫柔,事業平凡的男子,當下正面對走進婚姻的選擇,他心底仍然抱著疑惑:如果12年前的自己有膽量放棄一切,到美國去找她,結果會如何?如果24年前娜英沒有離開韓國,彼此有沒有機會修成正果?

對於已經在美國闖出一片天的Nora而言,重遇這位昔日知己,也是百般滋味。縱然始終沒有真正相戀,但海聖代表她韓國的根。兩人見面後,Nora發現他仍是典型的韓國人,而自己已不太「韓國」。這些年的海外生活,她和韓國之間除了地理與語言上的隔膜,在心理和身分認同上也已經相距甚遠。

因緣再會

「人的靈魂如果在前世有交集,今生就注定會相遇,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電影三個時空巧秒地以因緣(In-Yun)觀念貫穿,令故事敘述更為迷人。兩人最終分道揚鑣,也許就是他們對因緣不同的解讀。深情而浪漫的海聖相信,自己今生能夠認識娜英,並在茫茫大海中找回Nora,大家一定緣分匪淺,因此縱然希望渺茫,但他一直念念不忘。

一直勇往直前、為追求寫作夢的Nora則明白,人生的選擇必須有所取捨,在特定時刻遇上的人和事,就是緣分的安排,現實才是上天註定。當海聖問她如果今生已經是前生,他們下一輩子會是甚麼樣子時,她說她不知道,並說:

「我再也不是你印象中的那個人了,即使我不在,但只要那個美好的回憶,能留在你身邊就好。而我對你的思念,即使再多再多,就都留給下一世吧。」

前世今生

對比海聖對Nora的深情,Nora又是否真正愛過海聖?我相信是有的,但命運要娜英成為Nora,她也無怨無悔,徹底擁抱生命的未知。屬於海聖的娜英就是她的前生,藏於心底,而在紐約重生的Nora,今生就是屬於Arthur

美國詩人奧登(WH Auden)在詩作The More Loving One說道:

深情若然對等是幸運,但往往事與願違。在這段關係中,雖然得不到期望的回報,但作為愛得更多的一方,海聖對Nora的深情顯然是無怨無悔。

如果愛一個人12年已經是一輩子,那麼海聖已經為她守候了前世和今生。他還會繼續等待嗎?在紐約街頭乘計程車離開時,海聖是這樣跟Nora 道別的:

「回頭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