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7日星期日

讀《書評寫作-方法與實踐》有感

建立博客除了希望跟網友分享好書,也想藉此建立穩定的寫作習慣,深化閱讀經驗。一年來,我們深感要定時定量發表文章實在不易,雖然大家閱讀量不少,但是要坐下來認真用文字進行整理,在干擾尤多的網路時代確是挑戰重重。這個過程也刺激我們反思寫文章的目的和書評的定義,因此近日特意借閱《書評寫作-方法與實踐》,希望向專業書評人好好借鏡

要當一個稱職的書評人,必須同時向作者和讀者負責:一面認真閱讀作品,透徹理解書本內容;一面準確傳達內容,區分作者看法與個人看法,避免扭曲意思和穿鑿附會。要擔當這知識中介人的角色並不容易,本書作者吳銘能教授就是一位有心人。四川大學執教,主業是教學和撰寫論文,書評只是副業,但他發覺寫書評對寫作和思考能力幫助很大,因此除了自己身體力行,也鼓勵班上同學進行批判性閱讀,就讀過的書進行口頭和書面報告,成效顯著。本書就是以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為對象,撰寫近似論文式書評的入門書,分別透過方法篇和實踐篇來分享書評創作的理論和實務

吳教授認為,書評的價值在於作者背後的一份終極關懷:透過書評誠實而深入地探討某個議題,給予讀者思想上的啟迪。因此,作者對就作品泛泛而談,甚至淪為恭維手段的評論作品很不以為然。撰寫書評,認真深入地閱讀作品是基本條件,但要評論其好壞與價值,考究資料和跟比較相關作品的功夫就非常重要,因此他認為,文獻學功底是成功書評不可或缺的要素。也就是說,書評人對作品涉及領域的研究越深,寫出來的文字就越有份量,越能看出其優劣吳教授實踐篇收錄了二十多篇書評,主要涵蓋文史範疇,篇幅長短有異,但都結構完整,考證詳細,立論清楚。當中評論李敖小說的一篇就是他的得意之作

李敖的《上山.上山.愛》在2001年出版,大受台灣讀者歡迎, 吳教授好不容易買來一本,花了兩天看完,以三天功夫寫成書評,深入討論作品特色,卻投稿無門,因為報刊都怕李敖就當中的負面評價興訟,最後他只好在網上發表評論。這篇書評既講述書本背景和內容,也深入分析其思想特色,對故事鋪排和文字水平都有讚譽,但是他作為李敖的資深讀者,就覺得這部作品終究是失敗的,因為當中內容只是過往作品的剪貼,毫無新意。他一一將書中的內容跟以往作品對照,全部都有根有據。他對作品非常失望,一是他對李敖有很高的期望,認為以他能繼北京法源寺後更上一層樓,另一方面他對媒體無人敢作出批評,甚至未看作品就加以稱讚的行為看不過眼

這股敢言的作風也充分體現在吳教授的教學風格。閱讀本書時我以為這是台灣教授的作品,除了因為以繁體字印刷,也因為文字風格相當實在,沒有沾染內地學術論文常見的空洞文風。後來知道吳教授在內地大學任教,而且堅持本科生的教材全部使用繁體字出版,實在令人驚訝他深信繁體字是中華文化的燦爛寶藏,不應淪為瀕危物種,讓學生懂得讀寫繁體字是個人責任。我對吳教授以及給予他空間的川大感到相當佩服

吳教授視書評為撰寫學術論文的預備功夫,因此作品都很有份量,並非一般讀者能輕易效法,但吳教授的認真態度和對原則的堅持,那一份人文精神和終極關懷,值得所有讀書人和書評人好好學習

2019年10月20日星期日

影評人的熱情與堅持


同一套電影,對一個人可以是一次性的娛樂,如過眼雲煙,但對另一個人可以是改變人生觀的經歷。資深影評人家明上週五晚在商務門市跟讀者聚會,分享他如何看待影評人這個角色,影響他人生的一些電影和推動他堅持寫影評的理由。兩小時的聚會,我對寫專業影評這回事多了幾分了解,明白背後需要大量的積累和付出,也感受到家明對電影的癡愛,是真正支撐他一路走來的理由。

影評人被不少人視為依賴電影而生的職業,是影圈的邊緣角色,在影視作品中也不時被刻畫成淪落潦倒的人物。而且,好像任何人也可以對電影評頭品足,專業界線視乎難以界定。但在美國,出色的影評人可以在電視節目上就電影好壞針鋒相對,成為足以影響票房的意見領袖。家明在讀書會上就舉出Pauline Kael、Andrew Sarris和Roger Ebert等名嘴和健筆。家明慨嘆,華人地區的影評人難望達到這樣的影響力。

素聞家明在影後座談的分享都準備充足,表達清晰精準,今次的分享也不例外。如工作坊一樣,他現場解說多段電影片段和文章,其中Field of Dreams是個人最愛之一。從戲院和紙本年代走來的他,也充分善用網絡資源,視頻網站的video essay就是他非常喜歡的學習資源。雖然到戲院觀影是無可替代的經驗,但網絡資源讓我們可以隨時找到和重溫電影和相關評論資源,只要有個人看法,隨時也可發表跟全世界分享。他說,這個YouTube時代,正是寫影評的黃金時代。

儘管時代動盪,前路迷茫,但對於所有喜歡電影、閱讀和寫作的朋友,家明的分享無疑給了同路人走下去的動力。

2019年10月13日星期日

文評家的讀書經驗


説起龜井勝一郎(1907-1966),今天的文青可能會感到陌生,他是二次大戰後著名的文藝評論家,研究日本古典和現代文學,1951年獲讀賣文學獎,1964年獲藝術院獎,1965年憑《日本人的精神史研究》一書獲菊池寬獎。另外,他與《人間失格》的作者太宰治是知心好友,他的《太宰治研究》讓世人開始欣賞這位無賴派作家。

龜井的《我的讀書經驗》大概早被世人遺忘了,有次路過中環某二樓書店,發現這本志文出版社於1980年出版,屬於《新潮文庫》系列的小書,雖然不是他的主要著作,但當中談及的讀書經驗,仍然值得借鏡,畢竟閲讀就是他的職業(多叫人羡慕!)。從書中可見,他真是無所不讀,除了日本古今文學外,還遍讀西方經典,這裏不妨抄錄他的高見。

首先是為何閲讀,他引自日本經典《徒然草》的話,一語道出讀書的樂趣:「獨自於燈下展書讀書籍,與素眛平生之古人為友,實乃無上的慰籍」,我想到林語堂在《讀書的藝術》一文中,也有類似説法。

另外,讀書不是單純吸收前人的知識成果,還要沿前人開拓的路繼續探索。這段話説得好:「不求古人之跡,而求古人之所求,此由南山法師之筆可見」,是芭蕉在《柴門之辭》裏引弘法大師的教誨。良師或良書不只在於傳述一己所獲的知識與經驗,更是在於傳述自己的追求,及忍不住不追求的苦衷。沒有所謂完成的東西,因此人生是有趣的。

對於選書,他說:身處書的洪水中時,盡可能將目光投向可成爲思想泉源者。對於入門書、擇要和解説,他告誡我們要提防,因爲這些「即食麵」往往過分簡化,甚至曲解了原作者。推而廣之,危險的是追求即效的心理,要排除「有何用處」的功利性想法。

選錯了劣書怎辦?他說,即使是劣書,也有必要判斷它為什麼是劣書,並從中獲得教訓。有人說,讀了許多無謂的書籍而遭受損失。我卻認為,可以把這看作是一條彎路。即使是彎路,但也是路。問題在於利用還是抹煞自己的失敗經驗。也有人因讀了許多無謂的書籍而深感後悔,但他卻從後悔中得到了教訓。

很多人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他建議忙碌者的讀書方法很簡單:一天試築起一個一小時的「孤島」,並持之有恒。我想,假如他今天還在世,會加多一句,就是關掉你的手提電話。

另外,讀書要有主見,不能完全受他人評論的束縛。例如文學作品,不能只按自然主義、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等對號入座,不理會個別作品的獨特性。因此,先讀文學史以及入門書是危險的。有許多人只知自然主義的定義,而忽略被稱為自然主義的作家其實各有差別。

最後,對書本不能過分執著。以參觀奈良古寺為例,出發前閱讀相關書籍是值得鼓勵的,但站在古蹟面前時,就要暫時抛開書本知識,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體會。知識過剩,使現代人的眼和心逐漸衰退,對美的敏感度也相對遲鈍。我們若不想做個泛泛之輩,就不能閒置眼和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