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劇全在法庭內發生,十二位陌生男人組成的陪審團要審議一宗懷疑謀殺案,被告是一個在貧民區長大、涉嫌殺害父親的黑人男孩。庭上證據一面倒對他不利,陪審圖初次投票也以十一對一認為他有罪。但偏偏是這位投無罪票的8號陪審員,堅守懷疑的態度和穩定的情緒,對看似明顯的證供提出質問,結果發現兩位證人的陳述疑點重重。其他陪審員也漸漸改變取態,但幾位陪審員堅持己見,有的涉及種族歧視、有的投射個人情感。在酷熱的夏日夜裡,室內,氣氛不斷升溫;室外,一場暴風雨也即將來臨。
故事設定簡單,全由對白推動,但滿載張力,引人深思。十二個白人男性陪審員個性鮮明,背景各異,目的不同:有的但求盡快了事離開觀賞球賽,有的希望透過這機會懲罰少數族群,儼然是美國社會的縮影。8號陪審員猶如理性的化身,他知道案件性命攸關,但他的重點不是對象是誰,而是發揮制度的法律精神,讓疑點歸於被告,而非輕率相信表面證詞,或基於群眾壓力作出決定。相反,3號和10號陪審員不但沒有理性討論,陪審過程為個人利益著想。這兩種個性的人,代表了每個社會都存在的兩個極端。
也許,我們都像其他陪審員,沒有過分偏激的立場,當聽到合理的證據時會願意改變取態,盡可能讓討論理性進行。但是,我們也可能同樣懶於自己思考,輕易地接受表面的證據,莽下定論。如果有幸遇到8號陪審員一類的人物力挽狂瀾,錯誤和悲劇也許能夠避免。但是,我們也可能會遇上3號和10號陪審員代表的非理性力量。那時候,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理性和勇氣去平靜思考,去是其是,非其非呢?
香港跟英美法系一樣採用陪審員制度,因此本地讀者或觀眾對此劇應該特別有共鳴,尤其是曾經參與陪審過程的一群。此劇沒有評論此制度是好是壞,關鍵反而是參與的平民。讓普通市民都有機會參與判決,發揮集體智慧,正是自由社會一大可貴之處。只是,過度自由的網絡助長了不負責任的言論,漸漸淹沒理性討論的空間。理性思考失落,民粹主義當道,我們看到歐美的民主制度出了問題,特朗普上場和英國脫鉤就是例子。
此劇證明個人在關鍵時刻可以發揮驚人力量。我們無法人人都成為8號陪審員,但實踐公民責任,追求獨立思考和理性思維應是每個人的追求,讀書人尤其如此。
電影版本精彩片段
伸延閱讀: A juror's reflections on the death penalty | Lindy Lou Isonhood
此片講者分享她擔任陪審團時,通過有罪決定後慘痛的心路歷程。就算被告犯案證據確鑿,當我們將對象當成人類看待,不禁要問:死刑是否恰當的判決?我們又是否有權做這個決定?做了決定是否要承擔責任?此片不失為看了《十二怒漢》後的伸延思考。
此劇證明個人在關鍵時刻可以發揮驚人力量。我們無法人人都成為8號陪審員,但實踐公民責任,追求獨立思考和理性思維應是每個人的追求,讀書人尤其如此。
電影版本精彩片段
伸延閱讀: A juror's reflections on the death penalty | Lindy Lou Isonhood
此片講者分享她擔任陪審團時,通過有罪決定後慘痛的心路歷程。就算被告犯案證據確鑿,當我們將對象當成人類看待,不禁要問:死刑是否恰當的判決?我們又是否有權做這個決定?做了決定是否要承擔責任?此片不失為看了《十二怒漢》後的伸延思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