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星期三

愛、知識、悲憫衆生:讀《羅素自傳》


羅素(Bertrand Russell)是一代哲學宗師,為分析哲學開天闢地。很多人以爲,哲學家探究終極真理,上窮碧落下黃泉,無關日常生活。其實我們日日用的電腦手機,實有賴他的類型論,為程式的邏輯設計奠下基礎。同時,他還是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出版普及的著作。九十五歲時,羅素回顧一生,總結出三股驅動他的力量,第一是愛的追尋,第二是知識和真理的堅持,第三是對衆生苦難的悲憫。今年適逢羅素誕生一百五十周年,正好回顧這位傳奇人物的生平。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great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羅素1872年出生自顯赫的英國貴族,家族歷史追溯到亨利八世的年代,祖父兩度擔任首相,家族財富讓他一生衣食無憂,但他的童年卻不幸福,兩歲時母親及妹妹離世,四歲時父親過身,他和大哥隨之寄居在祖父的大宅,但祖父也在他六歲時與世長辭,於是他由祖母撫養成人。他回憶說,童年非常孤獨,因爲大哥就讀寄宿學校,通常不在家,而他卻未被安排入讀學校,而是由家庭教師來教導,所以欠缺同齡玩伴,孤零零得叫他不時想到自殺。

他沒有走上自毀的路,緣於十一歲時的一件小事,無意中影響他的半生,就是大哥給他一本歐古里德的幾何學,縱使大哥說書中的第五公理難懂,卻竟然難不到他,從此數學叫他著迷,成爲他孤獨童年的慰藉。由於欠缺同伴作比較,他不知自己的能力,直至成功考取劍橋的獎學金,才知道自己在數學方面真的有點天賦。

入讀劍橋後,羅素的才華盡情發揮,畢業後仍繼續鑽研,三十歲左右,與老師懷海德完成了《數學原理》的初稿,這部巨著探究數學的邏輯基礎,1910至1913年先後出版三大冊。與此同時,羅素漸漸關注和積極參與社會事務。二十世紀初,他協助婦女爭取投票權,在抗爭運動中差點被毆至重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提倡反戰,寫公開信給美國總統威爾遜,呼籲美國介入,力挽人類文明於浩劫,爲了堅持和平理念,不惜被定罪罰款,被劍橋開除教籍,甚至被判入獄。

中年後他往美國講學,遍及東西兩岸的頂尖學府,仍勇於為和平發聲,1955年與愛恩斯坦發表聯合宣言,力陳核戰危機,呼籲各國以和平方式解決衝突,避免廣島和長崎的噩夢重演,1963年他成爲耶路撒冷獎的第一届得主,表揚他為世界和平所付出的努力。羅素晚年返回英國定居。1970年離世,享年九十八歲。

要瞭解羅素,《維基百科》可以一看。他晚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的錄像,網上也可以輕易找到,但我認爲,最好的辦法是讀他的自傳。自傳近八百頁,我雖然愛讀他的散文,但對於這部大磚頭,卻一直敬而遠之,直到有次無意翻開這書,瀏覽幾頁,就忍不住追看,不知不覺就看完全書了。我認爲他的自傳之所以引人入勝,主要有好幾個原因。

首先,羅素閲歷豐富,所以自傳的内容可觀。單是婚姻,他就結過四次婚,另外,他位處上流社會,相交的盡是傑出人物,當中逸聞讓我們得以窺看這些高人,例如維根斯坦,他是奧地利富家子弟,1910年代初成爲羅素學生,有次問羅素:“我是否白癡?是的話,我就讀航天科技算了,否則我就讀哲學。”羅素說不知,建議他寫篇文章,題目不限。結果,羅素看了第一句就斷定他是天才。哲學家摩爾也看出維根斯坦的天才,因爲只有他在課堂上皺眉,充滿疑惑,其他同學都看來明白。這段小插曲,叫我想到陳獻章的話:學貴質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

個人生活之外,時代背景也豐富了自傳的内容,讓人目不暇給。羅素適逢十九、二十世紀的風雲年代,經歷了大英帝國在維多利亞女皇時期最風光的日子,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美蘇兩大陣營對壘,與此相關的韓戰、古巴飛彈危機,乃至越戰。 那一代人最擔心的,就是爆發核戰,生靈塗炭。可以説,他的自傳折射出近代的歷史。

第二,羅素的文筆實在一流,單是文采,就值得花時間閲讀。他在195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是實至名歸的。其實早在1930年代,錢鍾書選出當代五大英文高手,羅素就是其一,這是他對羅素的點評:

行文極其自然、清楚、流利而露鋒芒,用詞遣句極其平坦而無阻力,其文筆特質極難模仿,“有日常口語那樣寫意,卻又十分文靜”,而其思想又極明暢,如風之來去,順其意而讀之,輒忘其詩般之美文。

我認同錢氏的見解,大概是羅素的數理邏輯訓練,他的脈絡非常清晰,給我晶瑩通透的感覺,再複雜多變的事情,再幽微的内心,到了他的筆下,都可以一絲不苟地表達出來。因此,讀者最好是看英文原著,我未看過中譯本,不敢置評,但相信譯者要保留其文采,是非常困難的任務。為本書寫引言的已故工黨領袖富特(Michael Foot)對羅素清澈見底的文筆也是推崇備至:

A particular, persistent reason why Bertrand Russell had such appeal, throughout his ninety odd years, especially to the young, was the trouble he took to write plain English. Considering how complicated or rarified were the subjects he started writing about in his own youth or early manhood, it is all the more instructive to see how he shaped his own style for his own purpose. Was it just a gift from the gods in whom he never believed, or was it not rather a deliberate design to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 of intellectual integrity in which he was reared? The plainer the style, the less likely it could be used to tell lies. He would stake everything to tell the truth.

第三,傳記往往隱惡揚善,甚至歌功頌德,羅素顯得格外坦誠,私人事情,例如幾段浪漫戀情,甚至青少年時的性啓蒙,乃至一生中關鍵時刻的掙扎,都娓娓道來,沒有禁區,可見追求真理是他一生實踐的原則。本著求真精神,他在每章末端附有當年的書信來往,旁證他的自述,並讓讀者感受當年的氛圍。此外,他的自傳覆蓋全面,童年至晚年都有相當篇幅記述,相比之下,很多傳記偏重少年時期,其餘時期只是輕輕帶過。

他的自傳中,我最為感動的是第九及十章,前者記述1919年俄羅斯之行,會見列寧,及到莫斯科、聖彼德堡、伏爾加河等地區考察,那年代消息封閉,英國自命進步派的人相信,革命後的俄羅斯是人間天堂。羅素是少數踏足該國的外國人,他發現這個國度已經陷入内戰,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群衆活在恐懼和不安中,絕非官方宣傳那樣,是美好的新社會,回國後他寫書揭露真相,引發不少爭議。

第十章講述1921年,以梁啓超、黎元洪為首的進步黨,邀請羅素到中國講學一年,那是五四後兩年,中國飽受内憂外患,年輕人滿腔救國熱誠,深深感動被譽爲“世界哲學泰斗”的羅素,他不辭勞苦,傾全力傳授一己的所知,有次遠赴湖南長沙的學術會議,二十四小時内發表四場講座、兩場晚餐演講、及一場午餐演講。結果他病倒了,英國誤傳他已辭世,讓他有幸從英國寄來的報紙看到自己的訃聞。中國懂英語的人很少,羅素靠一位年輕人替他翻譯,他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語言學家,清華國學四大導師之一趙元任,當時他剛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返回中國。透過他,羅素看到中國雖然落後,但文化底子深厚,多年後他寫《西方哲學史》,書名多了“西方”二字,因爲中國有獨特的哲學思想,他的書不能涵蓋全人類的哲學探究。

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 Childre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helpless old people a hated burden to their sons, 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ess, poverty, 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 I long to alleviate this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

最後,如果要用一個主題總結羅素的一生,我會說是由出世轉向到入世,也可以說是由小我到大我。少年羅素沉醉於數學,不食人間烟火,以他的天賦,加上家族財富保障生計,大可以一生從事學術探究,閉起門不問世事,逍遙自在,雖然這是自我中心,但其實無可厚非,對後世同樣有所貢獻,然而,成年後他選了入世的路,關懷世人苦難,並盡一己之力為世人紓困,我不清楚這是否出自傳統歐洲貴族所秉持的“貴族義務“,促使他跳出舒適地帶,而對廣大社會作出貢獻,而其自傳中也沒有直接交待,但無論如何,這是難能可貴的,值得後人敬佩。

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