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英時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年月: 2018/11
出版年月: 2018/11
余英時教授是我最敬佩的歷史學者之一。上世紀90年代初,我無意中翻開他的《中國傳統思想的現代詮釋》,自此就迷上他的文章,當中也有回憶往事的,例如拜錢穆為師和受其啓迪,都令人悠然神往。這是他首本回憶錄,所以我特別雀躍。去年初我已知這書會出版,也讀過《明報月刊》刊登的部分章節。到去年底,新書終於面世,自然要先睹為快。
余英時祖籍安徽潛山,1930年生於天津,少年時顛簸流離,其中8年在農村度過,這是亂世中的常態。他可謂書香世家,父親余協中也是讀歷史的,曾負笈哈佛。1950年余英時來到香港,就讀新亞書院,受教於錢穆,其後遠赴哈佛取得博士,大半生在美國從事學術研究。這本回憶錄聚焦他的年輕歲月,重點在於他少年時一個的關鍵決定,以及他的思想和價值觀如何形成,30歲以後的事只是輕輕帶過。
縱觀全書,我最感動的是一個扭轉他一生命運的決定。那年他20歲,剛入讀燕京大學,並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一心效忠祖國。寒假時他來港探親,年邁的父親很想他留在身邊,掙扎了半年後,他還是決定北上。然而,他坐的那列火車竟在東莞附近發生故障,他被困車廂4、5個小時,其間天人交戰:理性告訴他應該返回祖國,情感上他捨不得要照顧的父親。結果親情戰勝理性,翌日他坐火車掉頭返回香港。這事給我的啓示是,面對人生的重大決定,情感的作用往往大於理性,畢竟理性有其限制。在1950年,任憑你如何高瞻遠矚,也難以預計到日後的歷史發展。
而憶敍他的思想和價值觀形成的部分,我也一口氣追讀。余英時畢竟是思想史大師,這次的研究對象不是他人,而是自己,自然手到拿來。書中詳述在1950年代初,活躍在香港的流亡知識分子,如何宣揚他們的信念,推動一代思潮,特別是代表「第三勢力」的友聯集團,創辦各種刊物(例如《祖國周刊》、《中國學生周報》等),對他帶來衝擊,改變了他早年對共產主義的狂熱。難得的是他的坦誠,毫不掩飾少年時代的思想幼稚。他刻畫的,不只是他個人,更是那年代很多知識分子都要面對的抉擇。
最後,在回憶求學過程時,余英時夾雜不少有趣的細節,特別是關於選課和做研究的,這裡不能盡錄,只舉一個例子説明。話説他在哈佛攻讀中國歷史時,不惜下苦功讀日文,一星期上課五天,當然不是爲了追看流行日劇。原來日本學者對中國歷史的研究,在那年代已經卓有成果。他們的著作往往沒有翻譯,惟有看原文。看到這裡,我突然想起,好些研究中國文史的學者,也是精通日文的,大概道理在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