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7日星期日

門外看《憂鬱的熱帶》


《憂鬱的熱帶》中,李維史陀(1908-2009)憶述他在巴西熱帶叢林從事人類學考察,那是上世紀1930、40年代的舊事。我早在十八、九歲時,讀朱天文的《花憶前身》得知這書的。心想,得才女稱許,又出自法國思想大師,書成後六十年仍可在書店買到,必屬一流作品,但唯恐太深奧,所以一直“敬而遠之”。如今人到中年,回想過去浪費太多時間在平庸的書,頗感不值,於是就把這本1955年出版,厚達600多頁的“磚頭”拿出來,抱著平常心,或本著陶淵明“不求甚解”的態度,以外行人看遊記的角度翻開第一頁。

書名《熱帶不憂鬱》,實際憂鬱的只是作者而已。出版這書時,他47歲,正處於人生低谷,學術研究陷於死胡同,婚姻面臨破裂,父親離世不久。那年冬天,他以每天100頁的速度奮力寫成這書。一句話,這是落寞之書,屬中年人對時間流逝的傷悼。

文筆與內容

本書最引人入勝的地方,首先是李維史陀的文筆,富很強的感染力。此外,大概是人類學訓練的結果,他觀察敏銳,對細節的捕捉力強,叫人有如實物在眼前的感覺。王志明的中譯本也很出色,即使這是第二重翻譯,法文翻譯成英文,再從英文翻譯成中文。

書本的第一句就深深打動我,叫我不得不看下去,他說“我討厭旅行,也恨探險家。”因爲旅途的折騰,耽誤了太多原本應該花在學術研究的時間。接著又說“所謂旅行家、探險家都是騙子”。我絕對相信這是真心話,不是故作驚人之語。至於旅途中的險阻困難,他認爲不值得大驚小怪,煞有介事的寫成冒險故事。他也猶豫好一陣子後,才決定把多年前的遊歷寫出來。貫通全書的就是這份真誠,猶如老朋友在你面前,毫無保留地訴説個人經歷。

其次是内容,這書的主綫是遊記,但其敍事方式不是單向綫性發展的,而是加插了作者的回憶和議論,在在見解精辟,例如他少年時代對哲學感失望,認爲哲學研究不是“真正的知識增長”,而只是“知識架構複雜化”而已,所以他轉修當年還是新興的人類學。另外他對伊斯蘭教、佛教、馬克思主義等,也具獨特見解,對當年盛極一時的存在主義則毫不客氣等,内容十分龐雜,而且有點淩亂,不時打岔,跳來跳去,我讀到這兒時,像看意識流小説。

旅遊的卓見

我想集中在兩方面分享。第一就是李維史陀對旅行的看法。他說,旅行不單是空間的轉移,亦是時間和社會階級的轉移,這點我很有同感,回想多年前去越南和檳城時,頗有穿越時光隧道的感覺,因爲看到的街景和物件,好些是昔日香港曾經出現過的,但現在已消聲匿跡了。另外,到經濟落後地區旅行時,消費可以很“奢華”,像晉升了社會階梯,但到瑞士、北歐,頓然變回“窮人”,快餐店的漢堡包套餐也捨不得吃,因爲折合要港幣100多元。另外,作者提醒,不要帶著自己的偏見去旅行,不要因爲對自己國家不滿,而歌頌(甚至理想化)前往旅遊的國度,我也非常同意。

在李維史陀眼中,船不單純是交通工具,而是一個居住所,一個家,船前面是一座轉動的世界舞臺,每日看不同景緻。我覺得很貼切,也很有詩意。別忘記那是飛機還沒有普及的年代,從歐洲往南美洲,等閒一個月。這叫我想起有次我和一位退了休的朋友閒談,她和丈夫坐郵輪往地中海遊了一個多月,她說,坐郵輪的好處,就是酒店每天跟著自己走,不用每到新地方,就要花功夫收拾行李。

原始部族的啟發

作者對原始部族的描述細緻生動,更不時和文明社會對照,讓我對現代文明有了新的理解。在描述食人族時,他說,這風俗看來很可怕,但他們也覺得我們文明人的某些習俗,性質上跟食人肉一樣不容易接受。例如用切斷犯人的社會關係來懲罰犯人(即是囚禁罪犯),原始部族人會覺得很可怕,不人道的懲罰。這些論述,也讓人反思再三。也許正如他另一本著作所說的那樣,《我們都是食人族》。

另一幕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他記敍北美洲很多原始部族,將屆成年的男女,作出危險活動(例如不帶食物乘獨木舟漂流數天,斬斷手指關節,用削尖的竹枝插背部等),不惜冒著身體受傷乃至生命受到威脅的風險,其實是一項成年禮,告訴族人我有能力,通過歷練做成年人。其實今天西方社會的少年人何嘗不是如此。此外,南美洲土人把食物分爲熱性食物和冷性食物,跟中國傳統何其相似!

以上只是拉雜談談這本書的吉光片羽,管中窺月。其實我仍很想日後再多讀一遍,希望到時有新的領會。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就是經得起一讀再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