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 是耶魯大學出版社的Little Histories 系列第三本,一如A Little History of the World一樣,全書共分40章,由公元前400年蘇格拉底、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三師徒開始談起,最後一章由仍活躍於學術界及社運界的Peter Singer作結。大部分章節都介紹一位哲學家和其思想,個別數章則介紹數位哲學家和與相關的一個哲學命題。本書作者Nigel Warburton是英國哲學家,他寫過多本普及哲學的通俗書。與Little Histories 系列其他書一樣,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遣詞用字淺白,是認識哲學史,哲學家思想的上佳入門書。
嚴格來說,入選本書的51位人物並非全是哲學家,例如第25章的達爾文是生物學家、第27章的馬克思是社會革命家、第30章的佛洛伊德是名震一時的精神分析學家,相信因為他們的學說對人類思想帶來深刻影響,所以作者經精挑細選後把他們包括在內。廣義來說,這幾位思想家提出針對人類本相、社會本質的看法,回應了哲學尋找本質的初衷,入選本書絕對合情合理。
愛好(philo)及智慧(sophia)
Philosophy由愛好(philo)及智慧(sophia) 兩個希臘文詞語組成,即是愛智慧的學問,philosopher就是指愛智慧的人。對本書首個登場人物蘇格拉底來說,智慧並非掌握很多事實,或者懂得某些技能,而是明白人生存的本質。哲學就是尋根究底,事事追求本質的學問。
蘇格拉底在西方社會家傳戶曉,雖然他並非希臘第一位哲學家,早在他之前就有希臘七賢,但與他之前的自然哲學家愛談如事物由甚麼構成、從何而來、如何描述自然等不同,蘇格拉底把哲學帶入人群,親身到市集跟人辯論甚麼是誠實、勇氣、公義等問題。他認為大部分人並不知道自己說話的含意,他雖然不着書立說,卻喜愛通過問答來弄清概念和信念。例如,很多人認為說謊並不道德,蘇格拉底會問:若你有一位朋友想自尋短見,為了救他一命,你說謊騙走他用來自殺的刀,這又是否不道德?
西方哲學源自古希臘,本書首部分介紹的都是古希臘的哲學家,包括蘇格拉底、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三師徒,以及Pyrrho、Epicurus、Epictetus、Cicero及Seneca。繼希臘哲學家後出場的是4世紀的奧古斯丁(Augustine),以及5世紀的波愛修斯(Boethius)、11世紀的安瑟莫(Anselm)及阿奎那(Aquinas)這幾位基督教神學家。歐洲於4世紀開始基督教化,中古世紀的哲學討論都圍繞着如何證明神存在、神的全能與人的自由間有沒有衝突等問題,直至15世紀文藝復興興起帶來重讀古希臘經典的風氣,17世紀啟蒙運動的出現,高舉人的理性能力,哲學探討的範圍才越來越闊,亦開始在討論人與神的關係外,留意人和群體的關係,人如何活得快樂等命題,重返希臘三哲所建立的人間關懷。
社會契約論三位靈魂人物
進入17世紀,第一位登場的是《巨靈論》的作者霍布斯(Thomas Hobbes),本書亦有介紹另外兩位推動社會契約論的靈魂人物,有現代自由主義之父之稱的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及法國思想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想法。西方哲學家自古希臘開始就思考人和社會間的關係,從洛克相信神賦予人生存、追求自由及快樂,擁有財富的權利,以及盧梭的名言「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生活在枷鎖中」,都能看到西方傳統對人類享有自由的肯定。但人踏入社會的一刻就無可避免地要活在各種規範中,政治哲學在西方哲學傳統一直佔一席位,要討論的就是管治者和被管治者間的關係,政府如何取得統治人民的合法地位這些問題。
17世紀出現的牛頓物理學大大增加人類理解自然的能力,令人對人的理性抱前所未有的信心,開啟了近代歐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啟蒙運動。啟蒙運動綿延17,18兩個世紀,18世紀更被稱為是「卓越哲學世紀(century of philosophy par excellence)」,多位啟蒙運動的核心人物,包括霍布斯,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兒、靠磨鏡片為生的史賓諾沙,數學同樣出色的萊布尼茨等多位17世紀哲學家,以及法國的伏爾泰,蘇格蘭懷疑論者大衛‧休姆,德國大哲康德(Immanuel Kant)等18世紀哲學家的思想都有收錄在本書中。其中,康德更是唯一一位作者用兩章來介紹的哲學家。
西方哲學於19世紀末開始出現一場名為「語言轉向」(linguistic turn) 的運動。英國一代哲學泰斗羅素(Bertrand Russell)、艾耶爾(A. J. Ayer)及德國天才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對語言以及邏輯推理有深刻的反醒,在哲學界揭起一場名為邏輯實證主義的運動。奧地利出生的猶太裔科學哲學家波普爾(Karl Popper),美國學者孔恩(Thomas Kuhn)對科學重新定義,認為科學並非如數學般純靠推理的學問,而是一種靠歸納建立的知識體系,科學之所以為科學,是因為科學定律有被推翻的可能,而科學的突變則是因為,科學觀察出現了大量現存科學典範不能解釋的例子,最終令科學家捨棄舊典範而建立新典範。這數位哲學家的思想都收錄在本書的最後一部份。
哲學是要改變世界
在51位本書介紹的哲學家中,筆者對當中數位的思想特別感興趣,其中一位就是卡爾‧馬克思。馬克思一生潦倒,曾在柏林、巴黎、布魯塞爾、科隆生活,數度搬家後最後選擇在倫敦定居,但生活仍擺脫不了貧困。工業革命在19世紀英國誕生後,英國便手執世界工業牛耳,但工人的工作環境極之惡劣,除了工時長、性質沉悶、工作環境缺乏安全設施外,工作不斷細分令工人變成生產過程的小螞蟻,資本家卻因着機械化生產加上資本主義的貿易制度而能夠積累巨額財富。
馬克思移居英國,近距離觀察資本主義最醜陋的一面,他在倫敦時經常去大英博物館閱讀,他指出,工業化生產令工人異化,生產節奏主導了工人的生命,工人無法活得像一個人。馬克斯與他的好友恩格斯(Engels)於1848年寫的《共產主義宣言》,裡面寫著一句「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你們在這場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枷鎖!(Workers of the world, unite! 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but your chains!)」,不但與百年前盧梭「人生而自由」的名言遙遙呼應,更正式揭起一場波譎雲詭的社會主義運動。他曾經說,以往的哲學家只是描述世界,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改變世界。馬克思推動的共產主義思潮,帶來的衝擊遍及全人類,影響所及歷兩個世紀而不止息,相信是這句說話的最佳註釋。
另一位筆者想稍作介紹的是漢娜‧萼蘭(Hannah Arendt),全書介紹的51位哲學家,只有萼蘭、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西蒙波娃和美國倫理學家Judith Jarvis Thomson是女性。萼蘭於1906年出生於德國,是一名猶太裔哲學家。她曾因為研究反錫安主義而於二戰前被納粹政權被捕入獄。萼蘭以探討權力和邪惡的本質、權威和極權主義而著稱。介紹萼蘭的一章以她參加納粹戰犯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的審判為引子。這名精準地執行由上級下達的指令,將猶太人有效率地運往集中營的人物在法庭的自辯,讓萼蘭思考普通人如何成為極權政權的一部份,令她想起邪惡的平庸一面(the banality of evil)。
絕對指令 VS 效益主義
本書並非按知識論、形以上學、倫理學、宗教哲學、美學等哲學的門類來寫,而是以哲學家來貫穿。哲學家的想法有的如馬克思和萼蘭般針對時弊,令人較易投入。但不少哲學家的思想都是艱深難明的,看這本書的其中一個好處是,讓人一次過了解數十位哲學家思想的核心部份,以及之間的分別。
例如,從本書得知18世紀德國大哲康德講的道德規條是絕對指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意思是,應該遁行道德法則與否,不應受執行後引致的結果而影響。這點與英國思想家邊沁(Jeremy Bentham)和米爾(John Stuart Mill)的效益主義大相徑庭。英國效益主義強調道德行為達致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It is the greatest happiness of the greatest number that is the measure of right and wrong,邊沁這句說話成為效應主義最簡單有力的原則。又例如,沙特、西蒙波娃和卡膠代表的存在主義,有別於傳統基督教相信人是神的創造,一生就是完成神給人的使命。存在主義哲學相信存在先於本質,人的生存沒有既定的目的,所謂目的和意義,一切都是由我們的選擇來決定。
康德是小鎮居民的時鐘
除解釋哲學家的思想外,本書作者亦花了一些筆墨來介紹哲學家的生平和生活。例如,一生從未離開過他誕生小鎮哥尼斯堡(Königsberg)的康德是一位生活刻板的人,每日早上5點起床、寫作、教書,到下午4:30就會圍繞着小鎮漫步8次,由於步速穩定不變,小鎮居民見到他經過自己家門,就知道當日已經到了甚麼時間。
用一本只有200多頁的書來介紹51位在西方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的生平和想法並不是一件易事,他們當中任何一位的一個觀點都能夠成為一篇博士論文的題目,本書只是為喜愛哲學的人提供一個起點。很多人都覺得哲學艱澀難懂,對實際生活遇到的問題沒有幫助,改變不了人生的處境。但哲學其實並不離地,柏拉圖的徒弟亞里士多德認為快樂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但他講的快樂並不是現代人喜愛的,如在一個豪華餐廳吃頓晚飯,在高級度假村參加派對,他認為這些都只會帶給人短暫的享樂。
亞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One swallow doesn’t make a summer,他借此來比喻,人是否得到真正快樂,要用更長的時間來量度。他認為培育我們獲得快樂的品性(或美德),能增加我們得到長久快樂的機會。所以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做正確的事才是獲得快樂的秘訣。他同時覺得人是政治的動物,人是在社會中追求快樂的,所以我們需要一套尋求公義的制度以應付人的黑暗面,快樂才會得到保障。
寧願做不快樂的蘇格拉底
米爾說,與其做快樂的蠢材,不如做不快樂的蘇格拉底(It would be better to be a dissatisfied Socrates than a satisfied fool)。蘇格拉底自己則說,牛馬可以活一個未經思考過的人生,人卻不可以(An unexamined existence is all right for cattle, but not for human beings)。傳說蘇格拉底的朋友Chaerophon曾向Delphi阿波羅神廟的神司問,誰是希臘最有智慧的人。神司回答,沒有人比蘇格拉底更有智慧。蘇格拉底所以如此有智慧,因為他愛不斷提問,並且他總是願意跟別人討論自己的想法。
本書提到,蘇格拉底不但不斷挑戰別人既有想法,還鼓勵雅典的年青人要學他一樣多提問,多辯論。雅典當權者覺得蘇格拉底的哲學活動鼓動年青人不服從權威,不信諸神,制造社會不安,遂對他施行審判,結果是判他死刑。蘇格拉底對自己的好問好辯沒半點後悔。傳說中,當70歲的蘇格拉底飲毒芹時,神情泰然,反而是他的徒弟和朋友感到哀傷。
由希臘三哲開始,西方哲學都有著一種找出真相、追求本質的批判傳統,這種傳統更支持着西方學術的發展。在今日是非不分,黑白顛倒的年代,盡力思考,尋找事物的本質和真相越來越變得沉重,但人到底只可活一次,我們不值得為未經思考的人生而活,更不應該在虛假的世界中度日。要做到良好思考,訓練邏輯思維,不接受主流社會給予的簡單答案,不輕易受掌權者的宣傳所左右,凡事不預設思想框框,尋根究底,多問多想多討論,這些都是鍛鍊敏銳思考的不二法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